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顆前往近地小行星並嘗試前所未有的壯舉——直接採集其表面樣本以便在地球上進行檢查的航天器,看起來已成功完成了任務。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於 11 月 16 日宣佈,其隼鳥號探測器的一個粒子收集器確實裝載了來自小行星絲川的顆粒物質。在隼鳥號 2005 年與小行星交會 時,嘗試採集樣本的成功與否尚不清楚。它與小行星的會合充滿了故障,包括一次最初未被任務控制人員識別的著陸,以及一個旨在激起小行星塵埃但未發射的拋射槍。
然而,在今年六月,隼鳥號成功地將其有效載荷送回地球,在澳大利亞上空投放了一個帶遮蔽的返回艙。據Sky & Telescope 報道,在船上的兩個收集艙中,目前只打開並分析了一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用特殊刮刀從第一個腔室中舀出的材料,並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檢查,顯示“大約 1,500 粒……其中大多數被判斷為來自外星,並且肯定來自小行星絲川”,根據 JAXA 的新聞稿。大多數岩石顆粒的長度小於 10 微米。(一微米是百萬分之一米。)
美國宇航局的邁克爾·佐倫斯基在接受 Sky & Telescope 採訪時談到隼鳥號取回的粒子時說:“這些礦物質都非常稀有,並且從未在地球上一起發現過。”“但它們構成了某些普通球粒隕石中發現的主要礦物質。” 研究太陽系演化的研究人員渴望獲得來自彗星和小行星的原始物質,這些物質包含行星形成後留下的相對原始的構建塊。對這些原始物質的分析可以幫助解開數十億年前,當太陽和行星從塵埃和氣體雲中形成時,占主導地位的條件和過程。
圖片來源:JA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