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讓網際網路在歐洲出現“失憶症”

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之一,或許也是它最大的弊端——它從不遺忘。但在歐盟,情況並非如此,上個月一家法院裁定,人們有權要求谷歌搜尋結果中刪除有關自己的某些敏感資訊。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本文最初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網際網路最大的優勢之一,或許也是它最大的弊端——它從不遺忘。但在歐盟,情況並非如此,上個月一家法院裁定,人們有權要求谷歌搜尋結果中刪除有關自己的某些敏感資訊。 (pdf 檔案) 截至週二上午,該地區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已經收到了 41,000 份刪除請求,這些請求是透過該公司上週晚些時候建立的一個新網頁提交的,以遵守法院的裁決。

歐盟使用者訪問谷歌的新搜尋刪除請求頁面,可以指出他們希望刪除的網頁連結,並描述他們希望刪除這些連結的原因,包括為什麼這些連結“不相關、過時或以其他方式不適當”,正如歐盟法院的裁決所述。 這些請求者必須提交有效的政府身份證明掃描件,以剔除谷歌所稱的“虛假請求”。

谷歌在該頁面上線的第一天就收到了 12,000 份請求,一度達到每分鐘處理 20 份請求的速度。 請求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谷歌,儘管歐盟部長們本週將舉行會議,試圖明確如何處理此類請求。 “法院的裁決要求谷歌對個人被遺忘權和公眾知情權做出艱難的判斷,”該公司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專家諮詢委員會,以全面審視這些問題。 在我們執行這項裁決的過程中,我們還將與資料保護機構和其他機構合作。”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該公司可能不得不聘請員工和/或從他們目前的工作崗位上抽調現有員工,以跟上進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公司已經提供了從其 Google+ 社交網路、YouTube、圖片搜尋和其他服務中刪除某些結果或資訊(使用其自行決定的標準)的功能。 儘管谷歌搜尋刪除將成為表格可用的 32 個歐洲國家/地區的選擇,但該公司目前沒有計劃將網路搜尋刪除擴充套件到該地區以外。

歐盟宣佈計劃在 2012 年 1 月制定“被遺忘權”政策。 然而,一年前,歐盟最高法院宣佈,即使個人資訊損害了個人聲譽,谷歌也不必從其搜尋結果中刪除個人資訊。 5 月 13 日,法院推翻了之前的裁決,認定谷歌是“控制者”,它“處理”網路資料,提供從網路上各網站釋出的資訊中獲取結果的搜尋服務。 因此,谷歌有能力“嚴重影響隱私權等基本權利”,必須在保護這些權利方面發揮作用。

這樣的裁決在美國是否會奏效尚不清楚。 加利福尼亞州立法者去年通過了一項法律,該法律將要求網路公司從 2015 年開始,應未成年人的要求,刪除有關他們的不雅或令人尷尬的線上資訊或活動。 該州已經允許某些人,例如家庭暴力受害者,從他們的線上記錄中刪除資訊。

儘管如此,加利福尼亞州試圖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網際網路全知全能影響的嘗試仍然存在許多漏洞——如果國會考慮聯邦立法,就應該牢記這一點。 例如,如果未成年人釋出了一張自己未成年人飲酒的照片,法律可以幫助將該照片從公開 viewing 中刪除。 如果其他人釋出了同一張照片,未成年人就無能為力。 該法律也不適用於想要返回並刪除他們在未成年時釋出的內容的成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