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 這是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製作的系列訪談的一部分,採訪物件是其青年科學家專案成員,他們將出席9月9日至11日在中國大連舉行的論壇新領軍者年會。
以下問答環節採訪了烏干達馬卡雷雷大學生物系統工程教授諾貝爾·巴納達。
您在廢水處理系統方面的工作如何改善普通非洲人的生活?
在過去的十年裡,我的工作一直專注於廢水處理,特別是如何透過厭氧共消化廢水汙泥和食物垃圾來回收廢水中的資源,從而產生能源。在我工作的第一階段,我的重點是如何最佳化反應器的設計。這項工作的一部分包括改造反應器,使其在非洲能夠正常執行。例如,大多數使用電力進行監控和控制的自動化反應器可能不適用於非洲,因為非洲的電力供應可能不穩定甚至不存在,因此我們開發了一種利用重力移動物料的方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您的研究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您離實現您的抱負還有多遠?
我相信我們現在已經優化了這個過程,所以我們現在的重點是推廣它。每個反應器為一個社群服務,在維護以及垃圾分類和分級方面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部署了25個反應器,目標是在年底前達到100個,但我們需要商業領域的支援才能真正達到臨界規模。
聽起來您有一個新專案正在籌備中……
我們致力於使沼氣專案取得成功,但我對一個我已開始開發的新專案——熱解——也感到非常興奮。這是一種允許我們從成品中逆向工程元件的過程;例如,取出聚乙烯薄膜或塑膠瓶,並將其還原為最初製造它的生物柴油。這對環境有很大的好處,例如生物炭,它對土壤修復有益,並且也有潛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透過降低燃料成本,它可以使農業更具可行性,為從農村地區到城市的 mass migration 提供瞭解藥,而這種 mass migration 正將非洲許多可耕種的社群變成鬼城。
您能告訴我們非洲的創新狀況嗎?
實際上,情況非常好。我們開始看到更多本土創新。移動技術在這種背景下經常被提及。一位教授最近開發了一個平臺,該平臺能夠在兩分鐘內根據血液樣本的簡訊圖片診斷瘧疾。考慮到類似的診斷通常可能需要長達一週的時間,並且如今非洲的行動網路覆蓋幾乎無處不在,因此不難看出其中的潛力。
在更廣闊的科學領域,您認為哪個研究領域最有潛力改善世界?
依我拙見,是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它有望維護和改善過去幾代人 передали 給我們的東西。我們今天在非洲看到的 mass migration 是前所未有的;它將給城市規劃和糧食生產帶來巨大壓力,但最重要的是給能源帶來壓力。科學可以透過將固體廢物轉化為能源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