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到處都有專橫跋扈、自以為是的姐姐,現在她們又多了一件可以凌駕於弟弟妹妹之上的事情:研究人員發現,頭生女兒是她們家庭中最有抱負、最成功的孩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大量真實生活中的例子似乎證實了這一點:碧昂絲、希拉里·克林頓、奧普拉·溫弗瑞和謝麗爾·桑德伯格都是頭生子女。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表示,最年長的孩子在學業上比年幼的兄弟姐妹優秀的可能性高出 16%。
對於女孩來說尤其如此:最年長的女兒比最年長的兒子(下一個最成功的兄弟姐妹型別)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額外高出 4%。
出生順序對性格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社會科學家,但早期支援頭生子女優越性的研究因其方法論的缺陷而受到批評。例如,之前的研究主要著眼於從大量人群中得出的平均效應,因此他們可能錯過了更細微的動態,例如每個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數量以及兄弟姐妹之間的年齡間隔。
首席研究員步飛飛和她的同事試圖在分析來自英國一項家庭調查的資料時克服這些問題,該調查包含 1,503 個兄弟姐妹群體和 3,552 個人。他們使用了一種特定的統計模型,使他們能夠檢查家庭內部和家庭之間細微的差異,以檢視這些差異是否比出生順序更重要。(事實並非如此。)此外,該研究排除了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和有頭生雙胞胎的家庭,因為他們的獨特經歷可能會扭曲結果。
步飛飛還發現,根據對 13 歲時教育計劃問題的回答,調查中最年長的孩子比後來出生的孩子更有抱負,高出 7%。性別差距在抱負方面也更大:頭生女兒比頭生兒子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高出 13%。無論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成就水平如何,結果都成立。
作為一名頭生女兒,我並不感到驚訝。但在我們這些“天選之子”因這項研究而得意忘形之前,步飛飛指出,這種影響可能更多是由於後天教養而不是先天。
“對於最年長者的更高成就和抱負,有幾種可能的解釋,”步飛飛告訴《衛報》。“可能是父母只是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給他們——也可能是他們實際上更聰明。對我而言,我傾向於認為父母的投入可能在這裡起作用。”
她以典型的風格補充道:“我當然是頭生的。這就是我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原因。”
頭生子女之所以可能成功,是因為他們佔用了父母更多資源。最年長的孩子天生就會因為是第一個而獲得一段專屬的關注。即使在其他孩子出生後,特殊待遇仍在繼續:想想頭生子女為了確保自己不被新生兒搶走風頭而獲得的所有特權(我的妹妹們出生時,我得到了一趟迪士尼樂園之旅)。
額外的關注可能會轉化為更高的智力。例如,在 2007 年的一項研究中,頭生子女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比他們的弟弟妹妹高出約 3 分。然而,如果頭生子女在童年時期去世,那麼第二個孩子就會承擔起這個重任,並且得分與真正的頭生子女一樣高——這表明智力上的差異不一定是天生的。
對於年幼的兄弟姐妹來說,這不全是壞訊息。出生順序專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客座教授弗蘭克·薩洛韋提出,兄弟姐妹透過在家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來競爭父母的寵愛和投入。如果頭生子女是“大腦”,那麼第二個孩子可能是“運動健將”或“演員”。在步飛飛的研究中,一個家庭中孩子之間的間隔越長,兄弟姐妹在教育成就方面的差距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