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但芬蘭人對此並不高興

他們傾向於淡化積極情緒,這可能反而會增加 他們對生活的滿意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世界幸福報告》最近宣佈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時,我們芬蘭人的反應與我們對各種國際比較中其他頂級排名的反應相同:我們批評該研究的方法論,質疑其結論,並指出了芬蘭社會的缺點。

這並非首次發生類似事件。當世界經濟論壇將芬蘭評為2014年歐洲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時,芬蘭商會執行長里斯託·彭蒂萊感到有義務為《金融時報》撰寫一篇評論文章,試圖證明結果不可能是正確的。

這一次,作為一名芬蘭幸福研究專家,我有責任解釋為什麼芬蘭人的幸福感被大大誇大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更具體地說,我將論證衡量幸福感有四種不同的方法——而且根據我們選擇哪一種,我們會在排名中得到完全不同的國家。我還將論證芬蘭人對幸福感的厭惡可能反而會讓他們更幸福。

那麼,《世界幸福報告》是如何衡量幸福感的呢?該研究要求156個國家的人“在0到10的量表上評估他們今天的生活,最糟糕的生活為0,最好的生活為10。”這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總體生活滿意度衡量標準。我們知道,諸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服務的廣泛性、免受壓迫的自由以及對政府和同胞的信任等社會因素可以解釋一個國家人民平均生活滿意度的很大一部分。

在這些衡量標準中,北歐國家——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冰島——往往在世界範圍內得分最高。因此,毫不奇怪,每次我們衡量生活滿意度時,這些國家都始終位居前十。

但是,當您檢視人們體驗到的積極情緒有多少時,世界頂級國家看起來截然不同。突然之間,拉丁美洲國家,如巴拉圭、瓜地馬拉和哥斯黎加成為地球上最幸福的國家。芬蘭遠非榜首,這不應讓任何瞭解芬蘭人以不外露情緒而聞名的人感到驚訝。

當我們檢視不同國家抑鬱症的患病率時,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在世界衛生組織進行的一項比較中,全球單相抑鬱症的發病率最高的是美國。在西方國家中,芬蘭位居第二。因此,矛盾的是,同一個國家可能在生活滿意度和抑鬱症方面都處於高位。雖然國際抑鬱症比較存在重大缺陷,並且其他研究估計芬蘭的抑鬱症發病率更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但明確的是,芬蘭在預防抑鬱症方面遠非世界領先。

因此,雖然芬蘭可能擅長保持平均生活滿意度水平較高,但那些有抑鬱症風險的人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社會支援來應對他們的低落情緒。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芬蘭擁有世界上人均重金屬樂隊數量最多的國家

最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生活滿意度、積極情緒或沒有抑鬱症都不足以獲得幸福。相反,還需要更多:一個人必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為有意義的。但是,當弗吉尼亞大學的重弘大石和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埃德·迪納根據人們是否覺得自己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目的或意義來比較132個不同的國家時,包括多哥和塞內加爾在內的非洲國家位居榜首,而美國和芬蘭則遠遠落後。在這裡,宗教信仰可能發揮作用:較富裕的國家平均而言往往不太信教,這可能是這些國家的人們報告的意義感較低的原因。

我想說的是,關於幸福,情況很複雜。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非常不同。同一個人或國家可能在一個維度的幸福感上很高,而在另一個維度的幸福感上卻很低。也許根本沒有所謂的幸福。相反,我們應該分別看待這些維度,並考察各個國家在支援這些維度方面做得如何。

幸運的是,芬蘭人在幸福方面可能有一項優勢:芬蘭人傾向於淡化自己的幸福感,以及反對過多公開展示快樂的規範,實際上可能會讓芬蘭人更幸福。這是因為社會比較似乎在人們的生活滿意度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其他所有人都比你過得更好,那麼即使你的生活條件客觀上有多好,也很難對自己的生活條件感到滿意。

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擔心社交媒體(人們在社交媒體上不斷接觸到他人生活的理想化版本)可能會讓人更抑鬱。透過不展示,更不用說誇大自己的幸福感,芬蘭人可能會互相幫助做出更現實的比較,這有利於每個人的幸福感。

那麼,總而言之,芬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嗎?

如果幸福感是積極情緒的普遍程度(更不用說展示它們了),那麼芬蘭不是最幸福的國家。如果幸福感是沒有抑鬱症,那麼芬蘭不是最幸福的國家。但是,如果幸福感是對自己的生活條件感到平靜的滿意,那麼芬蘭以及其他北歐國家很可能就是最適合居住的地方。

如果您喜歡以自己的、低調的方式感到幸福,那麼歡迎來到芬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