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落之牆》:修復臭氧洞如何幫助氣候

三十年前,政策制定者禁止了CFCs,這是一種強效溫室氣體——但故事尚未結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1987年9月,為了回應有關被稱為氯氟烴(CFCs)的化學物質正在破壞大氣臭氧層的證據,世界各國起草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即《蒙特利爾議定書》,該議定書限制了這些化學物質的使用。自那時以來,該議定書不僅在保護臭氧層方面取得了成功,而且由於CFCs也是吸熱溫室氣體,因此在幫助限制氣候變化風險方面也取得了成功。事實上,締約方去年修訂了該議定書,將重點完全放在氣候保護上。

故事始於1974年,馬里奧·莫利納和舍伍德·羅蘭發現,CFCs作為製冷劑(用於冰箱、冰櫃和空調)、氣霧劑噴霧罐、工業溶劑以及塑膠泡沫和其他產品的發泡劑,其用量不斷增加,可能透過催化化學反應消耗臭氧層。CFCs是穩定的、人造的化學物質,只有當它們到達地球表面以上15至50公里的平流層時才會被分解。莫利納和羅蘭認為,在該過程中釋放出的氯原子將引發一系列化學反應,導致臭氧的破壞。這很重要,因為平流層中所謂的臭氧層吸收有害的太陽紫外線輻射,從而保護地球上的生物。紫外線輻射的增加可能導致皮膚癌和白內障等疾病。

這種危險起初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論上的,但在1985年,喬·法曼和他在英國南極調查局的同事發現,南極洲大陸上空的臭氧在每個南半球春季都會下降約三分之一。他們將這與平流層中氯的增加聯絡起來。1995年,莫利納和羅蘭與保羅·克魯岑共同分享了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開創性的工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於這些發現令人震驚,世界各國迅速同意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限制CFCs的使用,該議定書在兩年後就已實施。隨後的修正案加強和擴大了該議定書。結果是,CFCs的使用現在已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淘汰,排放量已從峰值減少了90%或更多。測量結果表明,大氣中CFCs的丰度也在下降。由於大多數CFCs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為50至100年,臭氧層的反應一直很緩慢。但來自衛星和地面站的觀測表明,它已開始恢復。如果沒有《蒙特利爾議定書》,CFCs將繼續增加,科學家估計,到2100年,每年皮膚癌病例的數量將增加四倍(Slaper et al. 1996)。

2007年,我的美國同事和我(Velders et al., 2007)表明,《蒙特利爾議定書》不僅對臭氧層很重要,而且對氣候保護也做出了貢獻。CFCs是強效溫室氣體;按每公斤排放量計算,主要的CFCs在氣候強迫方面比主要的溫室氣體CO2強大5,000到11,000倍。事實上,到2010年,《蒙特利爾議定書》實現的氣候效益是旨在保護氣候的《京都議定書》的五到六倍。

然而,故事尚未結束。《蒙特利爾議定書》禁止了CFCs和其他化學物質,但我們仍然需要冰箱和空調。這是可能的,因為我們能夠用其他氣體,特別是氫氟碳化合物(HFCs)來替代它們。因此,在過去二十年中,HFCs的使用量顯著增長。HFCs不影響臭氧層;不幸的是,它們也是強效溫室氣體。我和同事在2009年和2015年(Velders et al., 2009, 2012, 2015)所做的預測表明,如果這種增長持續下去,它們對氣候變化的貢獻將大大抵消《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氣候效益。

基於科學證據,紮根於觀測、理論和模型研究,政治家們決定再次採取行動。他們同意使用旨在保護臭氧層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來應對氣候變化。2016年10月在盧安達基加利,他們同意修訂該議定書,以在全球範圍內嚴格限制未來HFCs的使用。到2036年至2046年間,HFCs的使用量現在必須比商定的基線減少85%。在基加利會議的最後幾個小時,我計算出,根據這項協議,到2100年,HFCs對全球平均地表升溫的貢獻將限制在0.1攝氏度以下,而沒有該協議的情況下為0.3至0.5攝氏度。這是朝著2015年12月《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到本世紀末,將全球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時期高2攝氏度以下。我希望有足夠多的國家批准《基加利修正案》,使其在商定的2019年1月1日生效。

《蒙特利爾議定書》被廣泛認為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國際環境協議。在我看來,在臭氧和氣候保護方面的成功,是健全的科學研究、清晰的溝通、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工業界和環保團體之間富有成效的互動,以及所有這些方面達成協議並尊重彼此立場的意願的結果。這是一個值得效仿的偉大榜樣。

隕落之牆會議由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亥姆霍茲協會、羅伯特·博世基金會和柏林參議院資助。它得到了眾多國際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以及基金會的支援和建議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