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利用遺傳學來解釋奧巴馬為何真的是穆斯林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好了,這有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例子,它將使進化心理學更難獲得該領域認為自己應得的尊重。

一位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備受爭議的學者最近為今日心理學撰寫了一篇部落格文章,題為《如果巴拉克·奧巴馬是基督徒,那麼邁克爾·傑克遜就是白人》。Satoshi Kanazawa 是一位進化心理學家,他因各種古怪的主張而受到關注(我不確定“名聲”是否是合適的詞),包括斷言智力低下是像非洲這樣的地方貧困和疾病的基礎,這引來了批評者,他們認為他試圖為優生學的偽科學賦予合法性。他的部落格“科學原教旨主義者:洞察人性的殘酷真相”最近刊登了一些主題的文章,例如為什麼男人會經歷中年危機。(答案:“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男人的中年危機是由他妻子的更年期臨近和她的生育生涯結束引發的……”原文如此。不,非常原文如此。)

現在,Kanazawa 又帶著另一個荒謬的觀點回來了:宗教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你猜對了)奧巴馬,像他的父親一樣,真的是穆斯林。哇。我猜他想超越他之前吸引眼球的言論。無論如何,這個觀點也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這是其邏輯(可能用詞不當):穆斯林與其他宗教團體一樣,是由“同族通婚”的民族群體組成的,他們在宗教內部結婚,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基因上與其他群體區分開來。在這種世界觀中,基因至上,所以邁克爾·傑克遜即使試圖改變自己的外貌,仍然是黑人。“無論他的皮膚變得多麼白,他的內在仍然和他出生那天一樣黑,”這位博主寫道。所以巴拉克·奧巴馬從他的父親那裡繼承了“穆斯林”基因,儘管他宣稱自己是基督徒。我告訴過你,“邏輯”可能用詞不當。

那麼讓我們聽聽這個人怎麼說

“同樣,巴拉克·奧巴馬的父親是一位肯亞穆斯林,來自穆斯林世家,這一事實將一直持續到他去世的那天,並且他一生中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他從父親那裡繼承的一半基因。他的基因是永久性的。他在過去 20 年裡參加基督教教堂的事實不會改變這一點。邁克爾·傑克遜看起來像白人的時間比巴拉克·奧巴馬坐在耶利米·賴特牧師的教堂長椅上的時間要長得多。奧巴馬仍然和他出生那天一樣是(一半的)穆斯林。”

這句話值得重放,以品味它的荒謬性。那麼,那另一“半”呢?還有,西非國家塞內加爾的伊斯蘭教信徒是否與中國西部維吾爾族的“穆斯林”基因相同?這僅僅是個開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進化心理學經常遇到如此棘手的公共關係問題的原因。

但是 Kanazawa 的帖子確實實現了其預設目標,即點燃部落格圈。以下是兩個最佳回應,包括來自今日心理學部落格網站的回應

“我需要更多資訊來理解“奧巴馬仍然是(一半的)穆斯林……”的說法。如果宗教是透過 Y 染色體遺傳的,那麼他是完全的穆斯林;如果是透過線粒體 DNA 遺傳的,那麼他是完全的基督徒;如果宗教基因位於其他地方,那麼他有 50% 的機會成為其中之一,而 Satoshi 的帖子的前提就變得毫無意義。現在,Satoshi 知道這一切。因此,我得出結論,他的帖子旨在娛樂、激怒和迷惑。這太糟糕了,因為這些部落格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建議和教育。我錯了嗎?——Joachim Krueger,《眾人之一》(今日心理學)

“宗教與眼睛或頭髮顏色不同,它不是我們發現的基因特徵。沒有發現“宗教基因”。因此,雖然 Kanazawa 提供了邁克爾·傑克遜和他試圖使皮膚變白的明顯嘗試的類比,但這是一種錯誤的類比。膚色是編碼在我們的基因中的。宗教不是。如果是這樣,我想請 Kanazawa 指出宗教編碼在哪個基因(或基因組)上。”——John M. Grohol,《心理學世界》

Kanazawa 可能會在未來繼續這樣做。這對一些嘲笑聲來說是好事。對進化心理學來說是壞事。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Gary Stix, senior editor of mind and brain topics at 大眾科學, edits and reports on emerging advances that have propelled brain science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Stix has edited or written cover stories, feature articles and news on diverse topics, ranging from what happens in the brain when a person is immersed in thought to the impact of brain implant technology that alleviates moo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Before taking over the neuroscience beat, Stix, as 大眾科學's special projects editor,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agazine's annual single-topic special issues, conceiving of and producing issues on Albert Einstein, Charles Darwin, climate change and nanotechnology. One special issue he oversaw on the topic of time in all of its manifestations won a National Magazine Award. With his wife Miriam Lacob, Stix is co-author of a technology primer called Who Gives a Gigabyte? A Survival Guide for the Technologically Perplexed.

More by Gary St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