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1966年夏末,我去看了一位當地的內科醫生,為我即將進入大學的體檢做準備。這位我以前從未見過的醫生,用了大量的時間詳細詢問了我的全身系統,也就是說,他問了我幾十個關於症狀的細節問題,這些症狀是他醫學院的體格檢查課程中背誦過的。我沒有那些症狀。他用小而潦草的筆跡在一張8.5x11英寸的紙上做了筆記,紙是縱向摺疊的,他從沒看著我,在最初的“那麼,你要去哪所大學?”之後,再也沒有問我開放式的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說,從那時起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聯邦政府,自2009年以來,聯邦政府在健康資訊科技方面投入了約300億美元,電子健康記錄 (EHR) 在美國醫療機構中幾乎無處不在。電子健康記錄使某些事情變得明顯更好,例如可以從連線到網際網路的任何地方訪問患者記錄。
雖然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可以在度假時在海灘上工作,但大多數臨床醫生都會同意,當他們在工作時,不必在診所裡四處尋找紙質患者記錄,也不必打電話給醫療記錄部門將圖表傳送到醫院病房,隨之而來的延誤是巨大的壓力緩解。在照顧患者的過程中,擁有你需要的的資訊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這些資訊一直是醫療從業人員出錯和壓力的主要來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今天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在另一方面,1966年那次冷漠的遭遇與今天困擾醫生和患者的問題有很多共同之處。克勞迪婭·沃利斯在2018年12月刊的《大眾科學》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培養計算機旁的溫暖態度”的文章中,正面探討了電子病歷對醫患關係的侵入問題。計算機很擅長提供清單和彙總答覆。清單本身並沒有什麼錯。畢竟,你會和一個不相信清單的飛行員一起乘坐飛機嗎?
但沃利斯指出,這些清單的設計不僅是為了患者護理,也是為了計費目的(你詢問的症狀越多,你記錄檢查的身體部位越多,診所對一次就診的收費就越多),這些清單分散了對人與人之間直接溝通的注意力,而這種直接溝通是治療關係的基礎。最近的研究表明,臨床醫生大約三分之一的就診時間是在看顯示器螢幕,而不是看著或檢查患者。患者確實對他們的醫生的注意力分散感到不滿。臨床醫生也是如此。
事實上,醫療提供者非常、非常不開心。多項調查估計,40%到50%的醫生正處於職業倦怠的某個階段。一個名為快樂醫生網站的網站列出了醫生職業倦怠的六種身體症狀、七種情緒症狀和九種行為症狀。列舉的症狀包括疲勞、失眠、性慾喪失、自我懷疑、憤世嫉俗、絕望、孤立、藥物濫用、飲食失調、路怒症、家庭問題和曠工。
聯邦醫療保健研究和質量局(AHRQ)列出了導致醫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家庭責任、時間壓力、混亂的環境、對節奏的低控制以及電子健康記錄。如果不是職業倦怠的首要原因,電子病歷也總是在榜單上名列前茅。新的電子病歷是許多醫生決定退休的主要原因。
問題不僅僅是發生在房間裡,在患者和電子病歷之間的問題。它與醫生工作日的整體形態有關。平均而言,醫生花在電腦螢幕前的時間比花在患者身上的時間多。2013年,《急診醫學雜誌》報道說,在一個10小時的輪班中,繁忙急診室的住院醫生花費28%的工作時間與患者在一起,43%的時間用於資料輸入,在此期間他們進行了4000次擊鍵。
金融人士不必為不顧醫生/患者關係而大量使用清單承擔全部責任。許多內部和外部實體,出於對質量的合理關注,已將路徑和護理標準嵌入電子病歷中。電子系統使得新增一個要求臨床醫生收集更多一點資料的子程式變得過於容易。
《健康事務》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報告說,截至2015年,至少有159項公開可用的門診護理衡量標準,醫生每週花費2.6小時,工作人員花費12.5小時來處理這些標準。保險公司和政府用超過500個保險公司標準和1700個政府標準來處理臨床和計費資料。你可以確信,自2015年以來,標準和衡量標準的數量已顯著增長,如今的醫療提供者感到更大的合規壓力。
根據大量報告,你不能確定的是,這些措施中的大多數是否在長期內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你或許可以透過對員工進行強化培訓並密切跟蹤結果來暫時提高一組數字。但是,一項又一項的研究表明,要真正改變患者的治療效果,你必須安裝支援新行為的系統,並幾乎永遠地跟進員工。無論你的意圖多麼好,如果你只是不斷地向勞累的臨床醫生的工作日堆積更多的工作要做和更多的資料要收集,你就有可能使護理變得更糟,惹惱患者,並疏遠醫療提供者。時間壓力、混亂的環境和對節奏的低控制都因電子病歷的過度監督而加劇。
電子健康記錄將長期存在。那麼,要減輕電子病歷給醫療提供者帶來的負擔,需要採取什麼措施?這需要真正的文化變革,而不僅僅是調整一些政策或程式。臨床醫生和臨床問題需要被置於電子病歷開發和部署的最前沿。患者護理第一線的人員不僅必須就電子病歷接受諮詢,而且他們——而不是管理人員、會計師或技術人員,甚至不是質量專家——必須有權對電子病歷做出大部分決策。
臨床醫生必須重申我們作為治療者的身份,我們的基礎建立在患者和醫療提供者之間的關係之上。醫療保健資訊系統的構建方式應有助於促進這些關係。患者的故事需要在電子病歷中獲得與他們的資料同等重要的地位。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電子健康記錄的製造商能夠在不犧牲資料的情況下充分公正地處理故事。自動轉錄聽寫的筆記是一個開始。可以將句子和段落解析為資料的人工智慧應該會有很大幫助。
最重要的是,我們醫療提供者需要記住我們最初為什麼會進入醫療保健行業。臨床護理可能非常繁重,因為它需要在面對令人恐懼的不完整的資料和知識時做出高風險的決策。正是患者和專業人士之間的關係彌補了醫療提供者的壓力,並在過程中幫助治癒患者。
這就是我們這些臨床人員避免職業倦怠的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有機會每小時進行400次擊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