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項發現使已知系外行星數量躍升至 400 顆以上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今天公佈的一批約 30 顆在其他太陽系中新發現的行星,使已知的系外行星總數超過了 400 顆。

這些新發現的天體是由高精度徑向速度行星搜尋器 (HARPS) 發現的,該計劃旨在透過追蹤其宿主恆星的運動來探測軌道行星的存在。當一顆恆星在行星的引力影響下搖擺時,它會週期性地靠近我們的太陽系,然後再遠離,使其發出的光帶有明顯的多普勒頻移。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團隊今天在葡萄牙波爾圖舉行的系外行星會議上宣佈了他們的發現,該會議由歐洲南方天文臺和波爾圖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主辦。

根據 線上系外行星百科全書,隨著 HARPS 新增的行星,已知的系外行星數量現在為 403 顆。(HARPS 今天宣佈了 32 項新發現,但百科全書僅編目了其中的 30 項,將另外兩項描述為褐矮星,即太小而無法維持核聚變的失敗恆星。)

然而,不斷膨脹的行星目錄仍然沒有行星獵人的最終目標:位於距恆星合適距離的小型岩石行星,這些行星可能適合我們所知的生命存在。這些行星可能確實在整個星系中很常見,但 目前大多數探測方法傾向於探測到質量巨大的行星或位於其宿主恆星周圍緊密軌道上的行星。(例如,HARPS 發現的新行星群中最小的行星,其質量大約是地球的 5.5 倍,並且非常靠近其恆星,以至於它大約在四天內完成一次軌道執行。)

地面望遠鏡(例如 HARPS 使用的望遠鏡)以及空間天文臺正在發現越來越小的系外行星,但真正的回報——一顆繞遙遠恆星執行的類地行星——可能要等到 2012 年或 2013 年。屆時,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將記錄足夠的時間,專門用於搜尋行星凌星現象,或當一顆軌道行星部分遮擋恆星時,恆星亮度的週期性下降,從而獲得類地行星的有力證據。

GJ 667C b 的藝術家印象圖,這是一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圍繞一個位於距太陽 23 光年的三星系統中的恆星執行(系外行星宿主恆星的兩顆伴星在背景中描繪):ES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