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多年前的《週六夜現場》節目中,吉爾達·拉德納扮演了一位老太太艾米麗·利特拉,她來到“週末更新”新聞演播室,就當天的一個熱點問題發表評論——只是她的術語不太正確。她會開始抗議“逮捕學童”,但實際上問題是校車接送學童,或者說是“耳聾刑罰”而不是死刑。假新聞主播會禮貌地糾正她,她會表示異議,看向鏡頭,然後說“沒關係”。
“極地渦旋”也是如此。自上週五以來,電視新聞主播和電視及網路氣象學家一直在警告說,極地渦旋正從北極橫跨加拿大襲來,並將給美國中北部地區帶來創紀錄的低溫,持續到今天、明天和週三。是的,正是這個極地渦旋讓同一地區以及東北部在去年冬天陷入了嚴寒。
唯一的區別是:創紀錄的低溫將是華氏 52 度,或者可能是 50 度或 48 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科學的名義,其他氣象學家在 Twitter 上開始懇求他們的同事不要將這種向南漂移的冷空氣稱為極地渦旋,一些人還在 #StopPolarVortexAbuse 和 #NotPolarVortex 標籤中加入了他們的呼籲。一些告誡提出了嚴肅的科學依據。另一些則只是搞笑。
看到這種抵制,或許感覺到即使是一般的非科學公眾也意識到七月份的“極地渦旋”是炒作——或者如果你喜歡線上新聞的話,是標題黨——許多媒體人士不再使用這個詞。為了從同事的“檸檬”中榨出夏日檸檬汁,氣象學家阿爾·羅克在“今日”節目中說:“好吧,我們不要稱之為極地渦旋。我們稱之為極地入侵。”暗示艾米麗·利特拉。Weather.com選擇了“極地衝擊”。美國國家氣象局——在其幾個地區辦事處使用該術語進行了預報,甚至展示了邪惡渦旋的圖形之後——特意指出,大家都在大驚小怪的冷空氣團不是極地渦旋。
那麼什麼是極地渦旋?它如何影響我們的天氣?氣候變化是否使其(在冬季)更具威脅?請參閱我們的入門指南,此處,附有方便的圖表。我們在 1 月份釋出了它。
圖表:XNR Produ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