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2015 年,德國的醫生報告了一個非凡的案例,一位女性患有所謂的“多重人格障礙”,現在被稱為“分離性身份障礙”(DID)。這位女性表現出各種分離的人格(“變體人格”),其中一些聲稱自己是盲人。透過腦電圖,醫生能夠確定,當盲人變體人格控制著該女性的身體時,通常與視覺相關的腦活動並不存在,即使她的眼睛是睜開的。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個有視覺的變體人格控制時,通常的腦活動又恢復了。
這有力地證明了極端分離形式的致盲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心理會產生多個、可操作的獨立意識中心,每個中心都有自己私密的內心生活。
現代神經影像技術已經證明 DID 是真實存在的:在 2014 年的一項研究中,醫生對 DID 患者和模擬 DID 的演員進行了功能性腦部掃描。實際患者的掃描結果與演員的掃描結果相比,顯示出明顯的差異,表明分離具有可識別的神經活動指紋。換句話說,分離過程在大腦中看起來相當特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還有令人信服的臨床資料表明,不同的變體人格可以同時具有意識,並將自己視為不同的身份。我們中的一人已經寫了 對身份獨特性和伴隨它的複雜互動記憶的證據的廣泛論述,尤其是在那些通常被稱為多重人格障礙的極端 DID 病例中。
這種情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初,在 1880 年代到 1920 年代,以及從 1960 年代到 1990 年代後期,病例數量激增。關於這個主題的大量文獻證實了變體人格所體驗到的始終如一且不妥協的分離感。它還顯示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人類心理不斷積極地產生個人感知和行動單元,這些單元可能需要用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儘管我們可能無法精確解釋這種創造性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因為它幾乎完全在我們自我反思內省的範圍之外展開),但臨床證據仍然迫使我們承認正在發生的事情對我們關於自然界中什麼是可能和什麼是不可能的觀點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我們中的一人發表的一篇新論文認為,分離可以為我們目前對現實本質的理解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這需要一些背景知識,請耐心聽我們說完。
根據物理主義的主流形而上學觀點,現實的根本構成是心靈之外且獨立於心靈的物理物質。反過來,精神狀態應該可以用大腦中物理過程的引數來解釋。
然而,物理主義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它無法理解我們對品質的主觀體驗——感覺火的溫暖、蘋果的紅色、失望的苦澀等等——如何從物理物質的簡單排列中產生。
諸如亞原子粒子之類的物理實體具有抽象的關係屬性,例如質量、自旋、動量和電荷。但是,從這些屬性,或者從粒子在大腦中的排列方式,都無法推斷出火的溫暖、蘋果的紅色或失望的苦澀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這被稱為意識的難題。
為了規避這個問題,一些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選擇:經驗是自然界中每個基本物理實體所固有的。在這種觀點下,稱為“構成泛心論”,物質從一開始就具有經驗,而不僅僅是在它以大腦的形式排列自身時。甚至亞原子粒子也具有某種非常簡單的意識形式。然後,我們自己的人類意識(據稱)是由構成我們神經系統的無數物理粒子的主觀內心生活的組合構成的。
然而,構成泛心論本身也有一個關鍵問題:較低層的主觀觀點——例如亞原子粒子或大腦中的神經元,如果它們有這些觀點——如何以一種連貫的、非魔法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較高層的主觀觀點,例如你和我們的觀點,這是有爭議的。這被稱為 組合問題,它看起來和意識的難題一樣無法解決。
解決組合問題的明顯方法是假設,儘管意識本質上是根本的,但它不像物質那樣碎片化。這個想法是將意識擴充套件到整個時空結構,而不是將其限制在單個亞原子粒子的邊界內。這種觀點——在現代哲學中稱為“宇宙泛心論”,儘管我們首選的表達方式歸結為經典上被稱為“唯心主義”的內容——認為只有一個普遍的意識。物理宇宙作為一個整體是普遍內心生活的外在表現,正如活生生的大腦和身體是一個人內心生活的外在表現一樣。
你不需要成為哲學家就能意識到這個想法的明顯問題:人們有私人的、獨立的經驗領域。我們通常無法閱讀你的想法,而且,據推測,你也不能閱讀我們的想法。此外,我們通常不知道宇宙中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且,據推測,你也不知道。因此,為了使唯心主義成立,人們必須解釋——至少在原則上——一個普遍的意識如何產生多個、私人的但同時有意識的認知中心,每個中心都有獨特的個性和身份感。
而這正是分離發揮作用的地方。我們從 DID 中透過經驗得知,意識可以產生多個可操作的獨立的同時體驗中心,每個中心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身份感。因此,如果類似 DID 的事情發生在普遍層面上,那麼一個普遍的意識可能會因此產生許多具有私密內心生活的變體人格,就像你和我們一樣。因此,我們可能都是普遍意識的變體人格——分離的人格。
此外,正如我們之前看到的,在 DID 患者的大腦中,分離過程看起來是某種樣子。因此,如果發生某種普遍級別的 DID,那麼普遍意識的變體人格也必須具有外在表現。我們認為這種表現就是生命本身:代謝生物體只是普遍級別分離過程的外觀。
唯心主義是對現實本質的一種誘人的觀點,因為它巧妙地規避了兩個可以說無法解決的問題:意識的難題和組合問題。就分離為解釋在唯心主義下,一個普遍的意識如何變成許多獨立的思想提供了一條途徑而言,我們現在可能掌握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連貫且有經驗依據的方式來理解生命、宇宙和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