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褐矮星橫跨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分界線——它們是太小而無法像恆星那樣在核聚變反應中燃燒氫的宇宙天體,但它們足夠大,可以維持其他型別的聚變。至少有一些甚至擁有環繞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行星與褐矮星的邊界設定為木星質量的13倍。但這個質量限制是一個不完美的定義——那麼,那些繞恆星執行,行為類似於超大行星的褐矮星大小的天體又算什麼呢?
隨著最冷、最暗的褐矮星很快在新一代天文儀器面前顯露真容,明確行星和褐矮星之間的界限將變得更加緊迫。美國宇航局的WISE衛星例如,非常擅長髮現低溫、昏暗的天體。自從2009年12月發射以來,WISE已經發現了七顆彗星和30顆近地小行星,其操作人員預計,WISE在其天空巡視任務期間還將發現許多褐矮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擁有未來。
與此同時,一個由英國赫特福德大學的菲利普·盧卡斯領導的國際團隊聲稱發現了可能是最接近和最冷的褐矮星。盧卡斯和他的同事們在4月2日釋出在預印本儲存庫arXiv.org上的一篇論文中報告了他們的發現。他們使用了英國紅外望遠鏡在夏威夷進行的天空 survey 資料,揭示了 UGPS 0722-05,一顆溫度僅為約 125 至 225 攝氏度的褐矮星。先前已知的最冷褐矮星的溫度範圍為225 至 275 攝氏度。
根據初步的距離測量,該天體似乎漂浮在距地球約 9.5 光年的星際空間中,比距離 11.8 光年的印第安座ε雙星系統中的褐矮星更近。如果它是一顆正常的恆星,它將在離太陽最近的恆星伴星中排名靠前。(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太陽 4.2 光年。)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亞當·伯格瑟不是盧卡斯團隊的成員,但已經參與了對該天體的後續觀測。“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伯格瑟說,“儘管我要提醒大家,目前尚不清楚該天體的距離有多近,因為迄今為止只進行了少量的天體測量。”他還指出,對於最冷的褐矮星品種來說,溫度可能很難確定,而且這項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無論如何,該小組的發現已經讓我們中的幾個人非常興奮,”伯格瑟說,“我們確實希望它能像他們聲稱的那樣接近。”
一顆酷褐矮星的藝術家印象圖:NASA/JPL-Caltech/R. Hurt (SSC/Cal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