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篇有爭議的論文認為蝴蝶和毛毛蟲起源於不同的祖先,該論文已在最初發表這項有爭議研究的同一期刊上遭到反駁。
8 月,英國利物浦大學的退休生物學家唐納德·威廉姆森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 線上論文中假設,毛毛蟲和蝴蝶之間的變態源於蝴蝶祖先和天鵝絨蟲祖先過去的雜交。“我拒絕達爾文的假設,即幼蟲及其成蟲是從同一個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威廉姆森寫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論文引發了大量批評,既針對其斷言(一位發育生物學家表示這些斷言更適合“國家詢問報,而不是國家科學院”),也針對其通過後門被接受發表。威廉姆森的研究作為“溝通投稿”發表在PNAS 上,在這種投稿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代表作者提交論文,並親自挑選其同行評審員。因此,一位身居要職的倡導者實際上可以為盟友掃清同行評審出版中一些最高的障礙。在威廉姆森的案例中,科學院院士、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林恩·馬古利斯將這項研究引入了該期刊。
8 月,當威廉姆森的論文發表時,馬古利斯告訴《大眾科學》,她需要“6 或 7”份同行評審才能獲得“2 或 3”份積極回應,才能提交該作品發表。該宣告引發了一系列對PNAS 雙層投稿流程的批評,並且據《自然》新聞報道,導致該期刊主編致信馬古利斯,要求“對 [她] 明顯有選擇性地傳達評審意見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自然》新聞獲得的她的回覆解釋說,三位研究人員因日程安排原因或缺乏專業知識而拒絕,並且有兩位因缺乏正式資格而從官方 PNAS 投稿中刪除。
現在,PNAS 發表了一篇對雜交論文的反駁。為了直接回應威廉姆森的論文《毛毛蟲透過雜交起源於有爪動物》,西蒙弗雷澤大學的生物學家邁克爾·哈特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理查德·格羅斯伯格發表了一篇題為《毛毛蟲並非透過雜交起源於有爪動物》的研究。(後一篇論文不是溝通投稿。)
哈特和格羅斯伯格稱威廉姆森的說法“令人震驚且毫無根據”,並斷言科學文獻中的資料表明他的理論或其推論沒有遺傳基礎。例如,他們寫道,“所有可用的系統發育測試都強烈拒絕”威廉姆森的假設,即具有毛毛蟲階段的昆蟲將包含來自天鵝絨蟲的一組基因。
此外,哈特和格羅斯伯格補充說,威廉姆森預測變態昆蟲(雜交基因的接受者)將具有比供體天鵝絨蟲更大的基因組,“很容易被駁斥”:事實上,一種天鵝絨蟲物種的基因組比已知幾乎任何其他昆蟲的基因組都大。他們寫道,基因組大小資料“不僅與威廉姆森的假設不一致,而且直接與其最簡單的預測相矛盾。”
新論文的出現是否平息了對威廉姆森和 PNAS 的一些最嚴厲的批評者,這還有待觀察——芝加哥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傑裡·科因在他的部落格中思考了這項有爭議的作品是否是年度最差論文,並哀嘆“大人物”將“不合格的作品推向出版”。
至於通過後門發表的途徑,PNAS 在 9 月宣佈,溝通投稿系統將於明年終止,但向《自然》新聞堅持認為,威廉姆森的喧囂與該決定無關。
蝴蝶變態的插圖: 維基共享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