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宗教信仰程度空前降低

一項全國性調查的資料顯示,將自己的宗教歸屬列為“無”的學生人數激增

教堂,戈登學院,馬薩諸塞州溫漢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CIRP新生調查的資料,在過去的30年裡,沒有宗教信仰的大學生人數增加了兩倍,從1986年的10%增加到2016年的31%。在同一時期,參加宗教儀式的人數從85%下降到69%。這些趨勢提供了當前年輕一代的快照;它們也預示了未來30年美國快速的世俗化。

自1966年以來,合作機構研究專案(CIRP)一直對新生進行調查,瞭解他們的背景、信仰和態度,包括關於他們的宗教偏好和參加宗教儀式的問題。2016年,他們對美國184所大學的137,000多名新生進行了調查。

圖1顯示了宗教偏好為“無”的學生人數如何隨時間變化。遠離宗教的趨勢大約從1990年開始,並加速發展,平均每年增長近1個百分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來源:艾倫·唐尼

這種增長的大部分是以天主教的衰落為代價的,天主教的比例從32%下降到23%,以及包括浸信會(從17%下降到7%)和衛理公會(從9%下降到3%)在內的主流新教教派。與此同時,選擇“其他基督教”的學生人數從5%增加到13%。

大學中“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更高,為36%,而四年制學院為26%,這主要是因為大學比學院的宗教背景更多。毫不奇怪,宗教學院的宗教氛圍更濃厚,“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僅為17%;而歷史上黑人學院的這一比例更低,為11%。

從2015年開始,CIRP調查在宗教偏好列表中加入了“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以及“無”。為了與過去的資料保持一致,圖1顯示了這些類別的總和。在2016年,沒有宗教信仰的學生的細分情況是:8.5%是不可知論者,6.4%是無神論者,16%是無宗教信仰者,自2015年以來,這三個類別的比例都略有上升。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認為自己是不可知論者(10% 對 8%)或無神論者(8% 對 5%)。但尚不清楚這些差異是基於不同的信仰,還是願意認同像“無神論者”這樣被汙名化的標籤。

總的來說,報告沒有宗教信仰的男性比女性多,大約多4個百分點。圖2顯示,這種性別差距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但增長速度可能正在放緩。

來源:艾倫·唐尼

在他們2015年的報告中,CIRP的研究人員按種族細分了“無宗教信仰者”:亞裔學生最有可能報告沒有宗教信仰,為40%;黑人學生最不可能,為14%。拉丁裔學生的“無宗教信仰者”比例為26%,低於非拉丁裔白人學生的30%。

與異性戀學生相比,性取向為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酷兒或其他性取向的學生成為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或無宗教信仰者的可能性是其兩倍多(57% 對 27%)。許多宗教對同性戀持有負面態度;顯然,這種感覺是相互的。

作為國家遠離宗教的另一個指標,自1990年以來,參加宗教儀式的人數急劇下降,如圖3所示。自1990年以來,報告“經常”或“偶爾”參加宗教儀式的學生比例從85%下降到69%;也就是說,跳過宗教儀式的學生人數增加了一倍多。

來源:艾倫·唐尼

這項調查中的幾乎所有人都是傳統的適齡大學生——其中98%的人年齡在17-19歲之間——因此該資料集提供了下一代年輕人的預覽。大學生並不是普通人群的代表性樣本,但我們可以進行推斷。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美國25-24歲的人口中有65%上過大學,因此他們可能出現在CIRP樣本中。這使得35%的一般人口沒有被代表。

使用來自通用社會調查的資料,我研究了宗教信仰和大學入學之間的關係(詳細資訊請參閱此Jupyter筆記本)。自2010年以來,未上大學的人的“無宗教信仰者”比例低了4-6個百分點。

結合這些結果,我估計有29%的年輕人沒有宗教信仰,與調查中的大學生(31%)相差不大。

該資料集提供了學生在大學經歷開始時的快照,但它沒有告訴我們人們是否有可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加入教堂或離開教堂。在未來的一篇文章中,我將探討信仰和信念的終身變化。

我對CIRP新生調查資料的分析在此Jupyter筆記本中.

 

艾倫·唐尼是馬薩諸塞州尼達姆市奧林學院的計算機科學教授。他是《Think Stats》、《Think Bayes》和其他使用軟體探索工程和資料科學主題的書籍的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