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層威脅紐約罕見觀星機會,恆星或將“眨眼”

紐約陰沉的天氣可能會使人錯過一次罕見的機會,即在明天清晨觀看一顆明亮的星星從天空中消失,這種現象被稱為“星掩”。軒轅十四星,獅子座中最亮的星之一,預計會在小行星(163)[...]經過前方時“眨眼”消失約14秒。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紐約陰沉的天氣可能會使人錯過一次罕見的機會,即在明天清晨觀看一顆明亮的星星從天空中消失,這種現象被稱為“星掩”。軒轅十四星,獅子座中最亮的星之一,預計會在小行星 (163)厄裡戈涅於週四凌晨2:05(美國東部時間)剛過時經過前方時“眨眼”消失約14秒。

雲和雨可能會破壞觀星機會。“他們預測雲層覆蓋率約為90%,降雨機率為65%。” 天文學家鮑勃·伯曼說,他將與Slooh太空相機共同主持該活動的網路直播。“這真是太糟糕了。” 事實上,天氣非常糟糕,以至於國際星掩計時協會 (IOTA) 的觀察員史蒂夫·普雷斯頓,該協會已經期待這次活動大約10年了,也決定放棄今晚的觀測。“我本來打算飛往奧爾巴尼,但我昨天改變了主意,放棄了我的計劃。我希望我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他說,並補充說,雲層中的間隙可能會讓一些觀眾有機會看到星掩。

此次星掩現象在從長島和紐約市向北和向西延伸到加拿大的廣闊地帶都可見。如果天空晴朗,觀測者將會看到軒轅十四星消失,因為45英里寬的小行星厄裡戈涅(它本身太暗而無法被發現)從它前方經過。這種小行星與亮星的對齊,尤其是在人口稠密地區上空,非常罕見。“我已經做了40多年的專業天文學家,我從未見過如此明亮的星星的星掩,”伯曼說。“這就是它有多麼罕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天文學家仍然希望雲層會在星掩路徑上的某個地方消散——預計卡茨基爾山脈和紐約市附近有少量晴朗區域的機會。如果出現間隙,沿著觀測路徑的所有觀測者都應該能夠捕捉到它。例如,Slooh的天文學家將從該地區各地傳送直接影片訊號,以便網路直播的觀眾可以看到它。“如果任何地方出現晴朗,我們都會捕捉到,”伯曼說。網路直播還將包括從星掩路徑之外拍攝的小行星望遠鏡檢視,以及天文學家和IOTA成員的評論。直播定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 1:45 開始,可在 http://www.slooh.com 或本頁底部觀看。

想要在自家後院嘗試觀測的勇敢的觀星者可以透過沿著大熊座勺柄末端兩顆指示星,朝向與北極星相反的方向找到軒轅十四星。這條線會直接指向獅子座。在獅子座中,最亮的星星就是軒轅十四星。

IOTA成員追蹤星掩現象不僅僅是為了觀看,也是為了有機會了解關於小行星和它們遮擋的恆星的新知識。透過足夠的觀測者收集關於從他們所在地可以看到星掩現象的精確時間資訊,該組織可以繪製出小行星形狀的二維影像。這項技術在2011年小行星 (90) 婚神星掩星期間製作的圖形中得到了說明,連結如下:http://occultations.org/

“通常,星掩現象是獲得小行星相當精確快照的唯一方法,”普雷斯頓說。“就軒轅十四星而言,我們還希望瞭解另一個資訊。” 一些對軒轅十四星的觀測表明,該天體不僅僅是一顆恆星,而是兩顆——實際上,一顆隱藏的白矮星在一個近距離雙星系統中圍繞軒轅十四星執行。如果軒轅十四星是雙星,那麼在星掩期間應該很明顯,因為小行星應該在稍微不同的時刻掠過每顆恆星。“我們希望我們有機會在光變曲線中探測到伴星,”普雷斯頓說。雖然這種可能性並未消除,但不樂觀的天氣使得這種探測變得不太可能。

如果今晚的星掩現象未能出現,觀星者將不得不耐心等待。下一次觀看這種景象的主要機會將在2023年到來,屆時獵戶座的亮星參宿四將在南歐和土耳其上空發生星掩。請在日曆上標記!

Clara Moskowitz is a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where she covers astronomy, space,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She has been at 大眾科學 for a decade; previously she worked at Space.com. Moskowitz has reported live from rocket launches, space shuttle liftoffs and landings, suborbital spaceflight training, mountaintop observatories, and more. She has a bachelor's degree in astronomy and physics from Wesleyan University and a graduate degree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More by Clara Moskowit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