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通常情況下,南極夏季融化季節延長的訊息可能會被新增到證實全球氣候變化現實的無休止的科學證據彙編中。然而,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似乎與傳統觀點背道而馳。它表明,如果世界底部的冰層每年有更多的時間融化,那麼從固態到液態的轉變可能會減少。
事實上,發表在3月份《自然地球科學》上的這項研究發現,一層緩慢融化的淡水的存在實際上可能有助於減緩融化過程——隨著南極冰架融水量的增加,它會形成一個較冷的表面層,從而保護海洋免受下方較溫暖的海洋層的影響。
這項研究與北極的研究結果形成了鮮明對比,北極過去60年的研究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夏季融化的增加會破壞冰架,導致該地區海平面上升。今年3月15日,北極極地冰蓋的最大記錄範圍是歷史第六低。該地區所有十個最低的最大值都發生在過去十年中。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在地球的另一端,海冰在澳大利亞的秋季和冬季月份急劇擴張,最近在2010年達到了創紀錄的擴大。該研究背後的科學家提出了幾種理論來解釋南極海冰的擴張。一種理論認為,更強烈的風可能會減少熱量的傳遞,然後繼續增強整體冷卻。另一種推測:冷融水的積累可能是由於一種負反饋效應,在這種效應中,較冷的海洋水保護海冰免受融化,這反過來又有助於抵消溫室效應。
該研究的科學家使用名為EC-Earth的耦合氣候模型模擬,該模型同時模擬大氣和海洋,表明增加的冷融水積累的存在促進了海冰的擴張。從2000年開始,該團隊進行了一項為期31年的敏感性實驗,每年向南極洲周圍的地表水額外增加2500億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