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文化遺產構成威脅

當人們在災難面前被迫遷徙時,他們面臨著失去與過去的聯絡的風險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九歲時第一次看到了那些數字:176924,無情地印在了我祖父的皮膚上。

作為奧斯威辛集中營倖存者的孫輩,我從小聽到的不是他們青年時代的幸福故事。我的家族史充滿了德國的運牛車、法國的難民營和美國的反猶太主義。然而,面對種族滅絕、流離失所和強迫移民,我家族的傳統被證明具有韌性。

在離我祖父母出生地數千英里的地方,距離我家幾乎所有分支都被滅絕的兩代人之後,我的生活仍然受到他們遺產的庇護。我每個星期五晚上點燃安息日蠟燭,感謝美好的時光,並且在遇到麻煩時可以放心地依靠我的猶太社群的社會安全網。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之所以能夠依賴這種身份,是因為他們的文化遺產在他們流亡的每一步都得到了儲存和加強。

我祖父母的歷史被記錄在南加州大學肖阿基金會的視覺歷史檔案館中,這是一個大屠殺證詞的儲存庫。他們的食物、信仰和音樂的遺產被提升,並被用作與紐約市其他移民社群建立聯絡的橋樑。美國各地的猶太教堂為我們保留、實踐和培養傳統提供了物理空間。

這種對文化遺產的記錄、橋樑建設和物理空間是我社群在過去60年中在我們新家園經歷的當地遷徙中保持韌性的關鍵。從猶太人分散到大都市郊區,到我們被桑迪颶風驅散,我們都能夠一起搬遷、建設和反彈。

今天,我與美國和美國領土上因氣候變化而面臨流離失所和遷徙的社群一起工作和研究。我的組織——北極研究所與國家歷史保護信託基金合作,正在將全國各地的當地領導人與具備技能的志願者聯絡起來,以完成氣候適應專案,填補特朗普政府不作為和無知造成的空白。

海平面上升、野火和極端天氣事件已經在每個大陸造成了社群的流離失所和重新安置。當家庭面臨流離失所帶來的身體、精神和靈魂健康挑戰,並在更安全的土地上尋找新家時,他們往往被迫留下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場所、景觀、傳統和歷史。

當我將自己的故事與我在北極和墨西哥灣沿岸經歷氣候變化導致的流離失所的同事的故事進行比較時,我注意到一個差距。對文化遺產的投資——我家庭韌性的基石——在氣候政策中是缺失的。  

我們在對氣候變化移民的支援中存在的這種文化缺陷是危險的。

因切斷社群與某個地方的聯絡而對文化遺產造成的破壞在短期內令人沮喪,並阻礙了長期的恢復和韌性。切斷社會聯絡、擾亂當地吸收衝擊的知識,以及削弱食物、信仰和音樂等文化習俗——如果這些習俗得以保留,可能會對在新家鄉建立友誼至關重要——所有這些都會削弱個人和社群社會安全網的適應能力。

為了支援美國受氣候影響社群的彈性遷徙,氣候變化政策必須為移民過程的每一步的文化遺產的記錄、支援和物理安置分配資源。

洛杉磯和紐約等城市採取的“綠色新政”倡議是納入文化遺產保護和賦權的資源的直接切入點。政策制定者可以輕鬆地納入支援機制,例如為記錄因氣候影響而損失的遺產提供撥款。他們還可以確保他們城市中因氣候變化而流離失所的新來者有權使用物理空間來分享和實踐傳統。

2017年,數百個因哈維、瑪麗亞和艾爾瑪颶風而流離失所的家庭選擇搬到附近的城市。2018年,加州野火證明,氣候遷移不僅來自被淹沒的海岸線,還來自我們無法再避免的內陸影響。

記錄、保護和提升氣候移民的文化遺產也許是我們建立對這些影響的韌性的最佳選擇。當下一個大規模極端風暴或火災最早在本颶風季節來襲時,美國人將再次被迫遷移。隨著每一次災難週期的過去,將氣候政策建立在文化基礎上的需求變得更加緊迫。

2019年5月2日,在大屠殺中喪生的人民、社群和文化第74次被紀念。我在華盛頓特區當地的一次活動中,聽取了大屠殺倖存者及其直系後代的講述,度過了大屠殺紀念日。這種將歷史從一代傳遞到下一代——保護我們的遺產,以便其他人可以依靠它的基礎——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L’dor va’Dor。 

一言以蔽之,它的意思是韌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