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通用電氣和施樂 CEO 們:美國工業面臨的 4 大挑戰,以及如何解決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拉斯維加斯——來自全球最大型企業的一些執行長們在週五於此舉行的2011 年消費電子展開幕小組討論會上,闡述了發展下一代創新技術的關鍵。 施樂 CEO 厄休拉·伯恩斯思科 CEO 約翰·錢伯斯通用電氣 CEO 傑夫·伊梅爾特*一致認為,教育、移民、稅收和出口政策都需要進行調整,以使美國在全球競爭中繼續蓬勃發展。

伯恩斯在週五的小組討論會上說,儘管美國的大學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但該國 K-12 年級的教育只能得到“D 減”的評分。“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假裝比我們實際情況更好,”她說。錢伯斯指出,美國 K-12 年級的教育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表現甚至沒有排在世界前 20 名,這將對美國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伊梅爾特評論說,這個國家培養的運動治療師遠遠多於工程師。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與教育密切相關的是移民問題,三位 CEO 都感嘆畢業後難以僱用外國學生。“我們今天是在告訴人們,他們不受歡迎,”錢伯斯說。 相反,美國應該向在該國大學接受培訓的訪問學生提供公民身份,或者至少是綠卡。 伯恩斯指出,過去幾年的經濟衰退使得排斥在美國尋求工作的工人變得更容易。“我們最不需要做的就是那樣,”她說。 “我們這裡有 3 億人口(在世界 60 億人口中);我們不能將世界其他地方拒之門外。”

三位 CEO 表示,從同樣的意義上來說,美國政府需要更加開放地與世界其他地區開展業務,尤其因為大多數美國公司都在那裡找到了收入增長點。 伊梅爾特說,通用電氣 60% 的收入來自美國境外的客戶。 思科和施樂分別有 55% 和 50% 的收入來自美國境外。 伯恩斯說,“我的偏好是在任何地方僱用優秀的人才。 我們希望貼近我們的客戶。”

CEO 們指出,稅收是美國業務增長的另一個障礙。 錢伯斯表示,他更願意在美國僱用員工,但“一切都與此背道而馳”。 思科在海外的投資多於在美國的投資。 然而,如果公司試圖將這些資金調回美國進行投資,它將面臨雙重徵稅,他解釋說。 “我們已經在歐洲、中國、印度和其他地方為這筆錢繳稅了,”他說。 “如果我們將錢帶回美國,我們同樣必須為此支付美國稅。” 伊梅爾特補充說,“通用電氣在美國境外擁有萬億美元,這對今天的美國有什麼好處?”

關於出口,伯恩斯指出,其他國家正忙於相互簽署貿易協定,而美國卻拖拖拉拉。 如果美國不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那麼這裡的企業就無法為其產品創造新市場或為工人創造新工作崗位。 CEO 們提到了美國政府在與韓國(已經是美國第七大貿易伙伴)敲定貿易協定方面遇到的困難。 該協議大約在一個月前達成,但仍需要兩國立法機構的批准。

所有這些都與 CES 相關聯,因為像思科、通用電氣和施樂這樣的大型美國公司在研發方面進行了投資,以製造出現在這裡展廳的產品。 伯恩斯指出,例如,施樂將其收入的 5% 投入到研發中。

當然,關於美國政府應如何對待美國企業,尤其是在過去十年公司行為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安然、世通/MCI 和泰科湧上心頭——關於這個問題的辯論有很多方面。

圖片(從左到右):消費電子協會 (CEA) CEO 加里·夏皮羅、施樂 CEO 厄休拉·伯恩斯、思科 CEO 約翰·錢伯斯和通用電氣 CEO 傑夫·伊梅爾特,由拉里·格林邁爾/《大眾科學》提供

*編者注(1/24/11):本文在釋出後經過編輯。 最初將厄休拉·伯恩斯稱為厄休拉·巴恩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