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計劃伴隨第二次無人月球探測任務的發射繼續攀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 2009 年以來一直在月球軌道上執行的 NASA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 (LRO) 即將迎來一些夥伴。據國營媒體報道,中國於 10 月 1 日發射了第二個月球軌道飛行器,即嫦娥二號。

據新華社報道,探測器於當地時間下午 7:00 前不久在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升空。據新華社報道。 航天器將在太空中巡航五天,然後到達月球,與 LRO 進入月球軌道所需的時間相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該探測器是成功的嫦娥一號軌道飛行器的後續任務,嫦娥一號軌道飛行器於 2007 年至 2009 年在 200 公里高度繞月飛行。 新的嫦娥二號配備了相機和雷射高度計,將更接近月球表面,為未來的機器人著陸器勘察地點。 根據 NASA 國家空間科學資料中心 的資料,該探測器將進入 100 公里的主月球軌道,然後在任務結束時俯衝至 15 公里的低空; 新華社報道稱,該航天器的設計壽命為六個月。

中國的太空計劃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顯著進展。 除了中國的機器人月球探測任務外,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也在穩步推進。 2003 年,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此後又進行了兩次載人飛行任務,包括 2008 年的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月球軌道已成為近期世界各國航天機構的熱門目的地。 除了中國的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探測器以及 NASA 的 LRO 之外,日本的“月亮女神”號探測器也於 2007 年至 2009 年 在月球軌道上執行,印度的“月船 1 號”於 2008 年升空,並收集月球資料,直到 任務控制人員在第二年與探測器失去聯絡

嫦娥一號探測器的藝術家構想圖:NAS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