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避免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大型科技公司的潛在危險?

如果我們能積極主動地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就可以避免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你計劃再活10年,你應該會生活在一個機器做著你今天不喜歡做的事情的世界裡。如果計劃再活20年?那就更不用你動一根手指了。這不僅僅是清潔、洗衣和洗碗等瑣事。以前你無法獲得的高階服務現在也將觸手可及。你的私人機器人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鑑於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技術迄今取得的切實成就,以及5G即將提供的低延遲和高頻寬連線,這種幾乎難以想象的生活方式可能會成為大眾的常態。

然而,儘管對可能出現的新現實感到興奮,但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大型公司是許多人害怕的三件事。雖然最後一個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但前兩個是我們必須學會與之共存的事物。5G基礎設施的即將推出可能會引發一場技術革命,其規模可能超過以往的任何一次。新網路的速度將是4G的1000倍,這意味著例如,一部完整的HD電影可以在幾秒鐘內下載完畢。高頻寬上傳也將成為可能,這意味著機器人看到的內容(構成大量資料)可以被髮送到雲端的大腦並與之即時互動。機器人之間也將能夠高速通訊,網路延遲將非常小,以至於可以與我們體內神經細胞和大腦之間無法察覺的延遲相媲美。主要的網路運營商正計劃在2018年底在部分城市開始推出5G——指日可待。

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感到恐懼的原因是有充分根據的;理智的人應該對它們引入後可能釋放出來的東西感到擔憂。人工智慧可以與我們的大腦競爭,機器人可以與我們的身體競爭,在許多情況下,它們已經可以輕易地擊敗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新興技術將變得越來越好,而我們自身的能力預計將或多或少保持不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大型科技公司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一些主要實施者這一事實,進一步加劇了許多人現在感到的警惕。早在大型科技時代之前,個人和大型公司之間就存在著一種愛恨交織的關係,但當大型科技、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協同工作時,情況會變得更加可怕。

需要明確的是,大型科技公司透過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而取得成功,尤其是以經濟和可持續的方式。私營部門是大多數繁榮經濟體的關鍵驅動力。然而,考慮到大型公司的主要利益是為股東實現利潤最大化,因此對於它們可能選擇如何設計新技術的擔憂是合理的。它們中的許多都依賴於不太透明的商業模式,這些模式收集並利用與使用者相關的資料。未來的大型科技公司將利用與使用者生活相關的智慧(透過人工智慧)和控制(透過機器人)。在這樣一個世界裡,第三方實體可能比我們自己更瞭解我們。將代表我們做出決定,而且越來越多地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而這些決定不一定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

這些問題是可預見的,而且利害關係重大。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事實上,存在一條道路,我們可以制定政策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並允許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我們的家庭)信任機器人。為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實現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益處的最大公眾信任,有三個行動要務。

首先,該行業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導者必須開始將消費者的安全、隱私和個性化利益整合到他們的技術產品中——這是我們在網際網路和移動市場發展中從未見過的。政府在制定解決方案方面太慢,而且遠遠落後於技術曲線,監管是繁重的,這使得公司在應對發展中的局勢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透過提前解決這些問題,公司不僅可以避免消費者和政府的強烈反對,而且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在這些問題發生之前消除阻礙更好投資回報的障礙。這種信任基礎在未來將是無價的,因為它將允許公司應對不可預見的複雜情況和新出現的問題。

其次,大型科技公司及其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應該支援共同協議、自願最佳實踐、原則、協議、標準和其他政策——是的,甚至在萬不得已時進行監管。實體需要能夠預測其他實體的行為,無論是機器、人類、公司、政府還是其他利益相關者。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政策結構越多,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就越值得信任。遵守這樣的政策結構也應該有助於保護公司免受不合理的責任期望,因為沒有任何技術是完美的。

最後,一個值得信賴的實體應該設計和實施一種可靠且可驗證的方法,以建立和保護新的AI和機器人政策結構免受不適當的影響。鑑於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業務預計將實現巨大的經濟增長,經濟因素將對任何政策結構施加持續的壓力。

與成功實現近期獲得智慧和自主機器人幫助相關的利益相關者有很多。幸運的是,儘管技術進步與滯後的政策結構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但如果我們現在採取主動行動,仍然有時間趕上。

在網際網路的早期,它的潛力和力量被低估了,參與者被認為是“好演員”,並且允許一些重要的設計缺陷仍然未得到解決。想想看,有多少時間、金錢和社會資本被浪費在試圖修補本可以一開始就避免的設計架構問題上。此外,想想安全漏洞造成的損害。這一代人深知,如果你沒有以正確的基礎進行建設,會發生什麼。

人工智慧、機器人和大型科技公司的融合可能存在潛在的危險,但透過現在採取適當的步驟,我們可以避免這些危險,並享受它們提供的巨大潛在好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