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布萊恩·G·馬斯登,作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 (MPC) 的主任,是近幾十年太陽系中大多數天文發現的官方記錄員,根據MPC 的訃告,於 11 月 18 日去世。享年 73 歲。
MPC 自 1978 年馬斯登接管以來一直設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天文臺,充當世界各地業餘和專業觀測者收集的資料交換中心。該中心對資料進行編目,並計算近地小行星、主帶小行星、彗星以及冥王星軌道附近柯伊伯帶區域的遙遠天體等物體的軌道。它還會通知天文學家哪些新發現的天體需要後續觀測和確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馬斯登擔任 MPC 主任直到 2006 年,之後他開始以榮譽退休身份任職。根據 MPC 公報,該中心的使命與馬斯登非常契合,他在 11 歲時在英國就已經在研究計算行星運動的方法。他曾在牛津大學學習,研究彗星的軌道力學,並前往耶魯大學攻讀研究生。
1965 年,他來到史密森尼天體物理天文臺,在那裡他繼續研究太陽系中小天體的運動,並最終執掌 MPC。作為主任,他在 1998 年因提出一顆新發現的大型小行星 1997 XF11 有可能——儘管可能性很小——在未來撞擊地球而受到一些批評。該宣告引起了公眾的轟動,但更多資料的分析基本上否定了撞擊的可能性。
在馬斯登擔任 MPC 主任期間,太陽系研究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他接管中心時,太陽系的編目細節相對較少。實際上,幾乎所有近地小行星(目前已知約 7000 顆)都是在過去 15 年中發現的。柯伊伯帶的存在尚未得到證實;直到 1992 年,冥王星還是太陽系外圍一顆孤獨的行星。不久之後,柯伊伯帶天體的記錄就堆滿了書籍,其中一些相當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AU) 在 2006 年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作為使曾經的第九大行星看起來相當普通的記錄管理者,馬斯登在他卸任的同時冥王星也被降級,這很恰當。
MPC 公報指出:“馬斯登博士也是在布拉格舉行的 IAU 會議上卸任 MPC 主任的,而且他很欣賞他和冥王星在同一天退休的想法。” 訃告沒有提供死因。
有關馬斯登的更多資訊,請參閱 史蒂夫·納迪斯對這位天文學家及其近地小行星研究工作的簡介,該簡介發表在 2003 年 8 月號的《大眾科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