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激增:一個人可以瞬間變成學者——而且沒人知道為什麼

有些人突然在沒有興趣或訓練的情況下,成為有成就的藝術家或音樂家。是否每個人體內都潛藏著與生俱來的天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學者綜合徵有不同的形式。在先天性學者綜合徵

非凡的學者能力在童年早期出現。在獲得性學者綜合徵中,驚人的新能力,通常在音樂、藝術或數學方面,在頭部受傷、中風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CNS)事件後,在普通人身上意外出現,而在事件發生前,並沒有這些能力或興趣。

但是在突發性學者綜合徵中,一個普通人,既沒有先前的興趣或能力,也沒有引發損傷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事件,卻意外地、自發地經歷了一個頓悟般的時刻,例如,體驗和揭示了音樂、藝術或數學的規則和複雜性,從而在受影響的技能領域產生幾乎瞬間的天賦和能力。由於沒有像先天性或獲得性學者綜合徵中那樣存在的潛在殘疾,從技術上講,突發性學者綜合徵最好稱為突發天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K.A. 的案例

一位來自以色列的 28 歲先生 K. A. 傳送了他對頓悟時刻的描述。當時他在一個有鋼琴的購物中心。雖然他以前可以憑記憶演奏簡單的流行歌曲,但“突然在 28 歲時,在我可以最好地描述為‘剛剛領悟’的時刻之後,一切都顯得如此簡單。我突然像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鋼琴家一樣演奏。”他的朋友們驚訝地發現他彈奏著,並突然以一種完全複雜的方式理解了音樂。“我突然意識到什麼是大調音階和小調音階,它們的和絃是什麼,以及我的手指應該放在哪裡才能演奏音階的某些部分。我能夠立即識別我熟悉的歌曲中的音階和聲,以及透過音程識別演奏旋律的能力。”他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有關音樂理論的資訊,令他驚訝的是,“他們要教的大部分內容我早已知道,這讓我困惑,我怎麼會知道我從未學過的東西。”

K. A. 擁有高智商,現在是一名律師,沒有任何發育障礙的歷史。他現在靠音樂表演謀生。他在 www.savantsyndrome.com 的文章部分發布了一篇更詳細的文章,描述了他的音樂頓悟。

M.F. 的案例

這位 43 歲的女性在 2016 年 12 月的一個晚上醒來,她稱之為“迫切需要繪製大量三角形,這很快演變成一個複雜的抽象設計網路。我熬夜到早上,有一種強迫性的繪畫慾望,這種慾望在接下來的三天裡持續高強度。”她以前對藝術沒有興趣或訓練。到第三天,她正在創作一件名為“瑪雅人”的藝術作品,這花了她兩週的時間完成。三個月後,她創作了 15 件作品,其風格讓人聯想到弗裡達·卡羅和畢加索等藝術家。除了她作為房地產經紀人的工作之外,她目前每天花費大約八個小時在她的工藝上。她的大部分藝術作品都融入了曼陀羅風格,在她突然獲得藝術能力之前,她對此一無所知。

S. S. 的案例

當她 40 多歲時,S. S. 開始注意到她對周圍物質世界的感知發生了變化。她說,當她看著樹木和花朵之類的東西時,她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到顏色、紋理和陰影。這種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促使她在紙上表達她的“新視野”。她一生中從未畫過畫,也不喜歡用畫筆,所以她在 Hobby Lobby 買了一套便宜的彩色鉛筆,在舊版《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上找到了一張大猩猩的照片,然後坐下來畫它。結果——一幅色彩豐富、複雜的蠟筆畫,具有驚人的真實感——讓她的朋友和家人震驚,特別是考慮到她從未表現出對藝術的天賦,甚至對此沒有興趣,而且她從小就沒有上過美術課。

從那時起,繪畫和蠟筆畫開始佔據她醒著的每一刻。她的“新視野”不允許她只是坐著欣賞這個“新”世界的美麗。她覺得她必須採取行動——她必須採取行動。從一開始,這種以新的方式看待事物的天賦就與在紙上再現新世界的強迫性慾望密不可分。它變成了一種痴迷,幾乎佔據了她的生活。“我發現幾乎不可能放下我的蠟筆,去做我需要做的事情,”她說,“我在 Hobby Lobby 和美術用品商店花費了太多錢。我幾乎要發瘋了。”

即使現在,當她需要專注於生活中其他更緊迫的事情時,S. S. 也必須把蠟筆和藝術品放在一邊,把它們儲藏在一個她不會被它們誘惑的地方,有時長達數月。她擔心“開始一幅新畫可能會完全打亂她”。在 S. S. 的案例中,與其他突發天才的案例一樣,沒有自閉症或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病史。

突發天才的獨特性

許多人,特別是晚年,會學習新的技能或愛好。那麼,這裡有什麼不同呢?

—該技能突然出現,之前對新獲得的技能沒有興趣或天賦。

—沒有明顯的原因事件或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或疾病。

—這項新技能自動與對音樂、藝術或數學等基本規則的詳細、頓悟式的知識相結合——而這個人從未研究過這些知識。他們知道一些他們從未學過的東西。

—新技能伴隨著強迫症(OCD)成分;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需要來演奏音樂、繪畫或計算。它既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天賦,就像先天性和獲得性學者綜合徵通常的情況一樣。

—人們擔心這種天賦和強迫症是失去理智的證據,並且傾向於向他人隱藏新能力而不是展示它。

—我現在有 14 個這樣的案例。10 名是女性,4 名是男性。新技能的平均發病年齡為 47.2 歲。新技能在 9 個案例中是藝術、繪畫或素描;在 4 個案例中是數學或日曆計算;在 1 個案例中是音樂。

這些案例是透過人們透過網際網路搜尋尋求解釋或建議而傳送的非請求電子郵件引起我的注意的。我們正在透過詳細的調查工具進一步探索這些案例。

天才學者丹尼爾·塔米特是《生於藍色的一天》的作者。丹尼爾如此清晰地描述他的內心世界的方式,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以前從未有過的個人、口頭的瞭解大腦的視窗。在密爾沃基藝術博物館拍攝的一部紀錄片中,他說:“深刻的天賦和深刻的殘疾之間的界限似乎非常薄。誰知道呢,也許每個人都隱藏著一些可以透過某種方式挖掘出來的能力。”

事實上,獲得性學者,特別是現在的突發性學者,不僅強化了學者和天才之間的界限非常狹窄的觀點,而且還強調了這種學者能力可能以某種程度潛伏在我們所有人體內的可能性。挑戰在於在不發生頭部損傷或中樞神經系統事件的情況下,而是採用一些非侵入性的、更容易獲得的方法來挖掘這些特殊能力。

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