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允許象牙銷售的嘗試失敗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象牙的非法貿易正在蓬勃發展。非洲象被屠殺的速度超過了1980年代後期的峰值,當時《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或CITES》(發音為SITE-ees)禁止了所有象牙產品的貿易。這項禁令以及全世界對屠殺的公眾抗議,幫助穩定了野生象種群的數量。但在過去十年中,組織嚴密的國際犯罪團伙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物件屠殺。最新資料顯示,每年有38,000頭大象倒在偷獵者的槍下。

去年,華盛頓大學的塞繆爾·瓦瑟和凱西·勞裡以及國際刑警組織的比爾·克拉克在《大眾科學》雜誌上描述了他們利用DNA分析將象牙查獲追溯到野生象種群的努力。他們發現,近年來查獲的一些最大批象牙都來自坦尚尼亞同一野生象種群。

儘管有這一發現,坦尚尼亞還是向目前在卡達多哈召開會議的CITES提出申請,允許一次性象牙銷售。該提案遭到了科學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允許任何象牙銷售都將有助於建立一個只能來自死象的產品的市場。今天早些時候,在本次會議上科學為基礎的保護取得罕見勝利,該組織的成員投票否決了該計劃。在其失敗後,尚比亞撤回了類似的提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大象已經脫離險境。負責保護象種群的公園管理員需要更好的裝置和關於偷獵者活動地點的更詳細的情報。只要中國和日本(大多數被盜獵的象牙最終流向那裡)的需求持續增長,有組織犯罪的動機仍將很高。

圖片:非洲象,由TheLizardQueen on Flickr提供,透過知識共享許可

Michael Moyer is the editor in charge of physics and space coverage at 大眾科學. Previously he spent eight years at Popular Science magazine, where he was the articles editor. He was awarded the 2005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Science Writing Award for his article "Journey to the 10th Dimension," and has appeared on CBS, ABC, CNN, Fox and the Discovery Channel. He studied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and at Columbia University.

More by Michael Mo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