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龍三角龍是同一種恐龍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星期五在英國布里斯托爾舉行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年會上發表的演講,一種被稱為雷神龍的稀有角龍可能畢竟不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認識到雷神龍三角龍之間的相似之處,主要區別在於雷神龍體型更大,並且頭骨後部的褶皺更寬。但是,蒙大拿大學的博士生約翰·斯坎內拉和他的導師約翰·R·霍納發現,歸因於這兩個物種的標本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發育連續體,而不是分為離散的群體。例如,在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三角龍骨骼顯示出許多讓人聯想到雷神龍的頭骨特徵,包括薄的頂骨和細長的鱗狀骨。此外,對三角龍雷神龍標本的骨頭薄片的顯微鏡檢查表明,歸因於雷神龍的個體比任何歸因於三角龍的個體都更成熟。因此,斯坎內拉和霍納認為,已被歸類為雷神龍的化石僅僅是在死亡前達到成熟成年的三角龍個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如此相似的兩個群體是如何共享同一片土地的——兩者都在白堊紀末期分佈於科羅拉多州到薩斯喀徹溫省。如果斯坎內拉和霍納是對的,那麼答案很簡單,這些動物是同一種物種。

但是,這一發現提出了一個問題,即為什麼化石獵人只發現瞭如此少的成熟“雷神龍”標本——不到十幾個,而年輕的三角龍卻有幾十個。“如果雷神龍三角龍,那麼我們發現了很多還有很多成長期要經歷的動物,”斯坎內拉評論道。一旦研究人員確定了個體更精確的死亡年齡,就可能會有新的見解。

斯坎內拉說,這一發現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恐龍的多樣性在這些動物滅絕之前就已經在下降,這支援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滅絕恐龍的是小行星撞擊以外的其他因素。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三角龍骨骼照片,攝影:mrkathika via Flickr

Kate Wong is an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and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focused on evolution, ecolog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paleontology and animal behavior. She is fascinated by human origins, which she has cover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birds. Her reporting has taken her to caves in France and Croatia that Neandertals once called home, to the shores of Kenya's Lake Turkana in search of the oldest stone tools in the world, to Madagascar on an expedition to unearth ancient mammals and dinosaurs, to the icy waters of Antarctica, where humpback whales feast on krill, and on a "Big Day" race around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to find as many bird species as possible in 24 hours. Kate is co-author, with Donald Johanson, of 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She holds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zo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llow Wong on X (formerly Twitter) @katewong

More by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