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鵰刻加強了尼安德特人具有複雜思維能力的論點

人類進化研究歷史上,最曠日持久、最激烈的辯論之一,是關於尼安德特人的認知能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人類進化研究歷史上,最曠日持久、最激烈的辯論之一,是關於尼安德特人的認知能力。他們是人們普遍想象中遲鈍的生物,還是在他們厚重的眉毛背後潛藏著像現代人類一樣的智慧?我認為可以肯定地說,如今大多數古人類學家已經放棄了尼安德特人是十足笨蛋的觀點,爭論已經轉移到他們只是相當聰明,還是擁有我們特有的天才這個問題。一項新的發現為後一種觀點提供了支援。

在直布羅陀工作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他們所說的尼安德特人雕刻的第一個已知抽象圖案的例子。這個交叉陰影的設計被雕刻在被稱為戈勒姆洞穴的海邊避難所的基岩上。對該雕刻的分析(覆蓋面積約300平方釐米)表明,藝術家透過在岩石風化的表面上反覆沿同一方向執行尖頭石器,從而在影像中製作了13條線中的每一條。估計總共需要188至317次筆觸才能完成該設計——這太多了,不可能是無意的劃痕。這些痕跡也不像研究人員在同類岩石表面用石刀切割新鮮豬皮時實驗產生的痕跡。

考古學家認為藝術和其他型別的象徵性表達是現代行為的關鍵要素,並且能很好地表明製作符號的人具有語言能力。多年來,在歐洲的許多遺址中,出現了尼安德特人象徵意義的暗示,形式包括珠寶和其他裝飾品。但一些懷疑論者認為這些是早期現代人類的,他們辯稱要麼是他們的物品混入了尼安德特人的遺骸中,要麼是尼安德特人抄襲或從現代人那裡獲得了象徵性物品。因此,直布羅陀雕刻的年代至關重要。由於戈勒姆洞穴的基岩位於尼安德特人制造的石器層之下,這些石器的年代可追溯到39,000年前,因此該雕刻被認為比這些文物更古老。現代人類在39,000年前尚未到達直布羅陀,因此尼安德特人似乎是在沒有現代影響的情況下製作了該設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雕刻讓人想起一個井字元號或井字遊戲板,它可能缺乏早期現代人類在法國肖維和拉斯科等遺址創造的壯觀洞穴壁畫和雕刻的審美吸引力,但它仍然證明了許多學者僅歸因於現代人的認知能力。事實上,現代人類抽象思維的一些最古老證據——包括來自南非的77,000年前的雕刻赭石牌匾60,000年前的雕刻鴕鳥蛋殼碎片——也帶有簡單的幾何設計。儘管這些設計可能顯得很普通,但讓它們如此重要的原因是,人們認為它們編碼了資訊。就尼安德特人的井字元號而言,描述它的研究人員觀察到它標記了洞穴內居住區的一個位置。“這種雕刻代表了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旨在讓尼安德特人制作者看到,並考慮到其大小和位置,也讓洞穴中的其他人看到,”他們總結道。

我很確定這一發現不會結束關於尼安德特人智力的爭論。批評者會質疑年代、藝術家的身份以及圖案背後的意圖。有些人會爭辯說,即使它是尼安德特人的藝術作品,也只是一次性的事件——一個極其聰明的人的傑作——不能代表更廣泛的尼安德特人種群。考古學家需要找到更多的例子才能說服懷疑論者。然而,如果事實證明尼安德特人在智力上與我們平等,那麼這一揭示只會加深他們為何滅絕的謎團:許多科學家推測,現代人類之所以能夠擊敗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類物種,是因為他們具有更優越的認知能力。

直布羅陀博物館的克萊夫·芬利森和他的同事在9月1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戈勒姆洞穴的雕刻。有關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現代人類的象徵性思維的更多資訊,請檢視以下連結。

尼安德特人制作了一些歐洲最古老的藝術品[影片]

尼安德特人神秘的衰落

穴居人時裝:尼安德特人喜歡深色羽毛

尼安德特人像我們一樣思考嗎?

最古老的洞穴壁畫可能是尼安德特人而非現代人類的作品

獻給最後一位尼安德特人的頌歌

現代思維的早晨

雕刻的鴕鳥蛋殼碎片揭示了60,000年前的平面設計傳統

古老的雕刻將抽象思維的起源推後

Kate Wong is an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and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focused on evolution, ecolog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paleontology and animal behavior. She is fascinated by human origins, which she has cover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birds. Her reporting has taken her to caves in France and Croatia that Neandertals once called home, to the shores of Kenya's Lake Turkana in search of the oldest stone tools in the world, to Madagascar on an expedition to unearth ancient mammals and dinosaurs, to the icy waters of Antarctica, where humpback whales feast on krill, and on a "Big Day" race around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to find as many bird species as possible in 24 hours. Kate is co-author, with Donald Johanson, of 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She holds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zo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llow Wong on X (formerly Twitter) @katewong

More by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