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位世界領導人認為他可以控制天氣,同時沉迷於他對伊麗莎白·泰勒電影的熱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人確切知道,但幾年前,兩位心理學家嘗試進行遠端分析。在 2009 年 9 月版的《恐怖主義和政治侵略行為科學》雜誌(編者注:期刊名稱不錯)中,弗雷德里克·L·柯立芝和丹尼爾·L·西格爾試圖建立“親愛的領袖”(1992 年改為“親愛的父親”)的心理側寫。
柯立芝開發了一種使用“資訊提供者”進行心理評估的方法,“資訊提供者”是指了解某人或具有關於某人的歷史或其他專業知識的人。該測試 ранее 用於評估希特勒和薩達姆·侯賽因,並被發現具有高度的統計可靠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兩位心理學家與一位韓國精神科醫生一起使用了該測試,這位精神科醫生是金正日方面的專家。結果表明,金正日在 14 種人格障礙方面與希特勒和薩達姆具有相同的總體統計指標 (r=7.6)。 (14 種人格障礙中的前六種是:施虐性、偏執性、反社會性、自戀性、分裂樣和分裂型)。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親愛的父親”更像薩達姆,而不是“元首”。 這三者也都表現出精神病性思維的跡象。
柯立芝和西格爾就如何與具有這種人格型別的人進行外交會談提出了建議。他們寫道:“在與金正日就核武器進行談判時,他可能更信任高階政府官員,而不是低階官員。” “也許,更反映金正日的自戀特質的是,他最初對六方會談猶豫不決,要求僅與美國會面。可以預測,次級或低階特使可能立即處於不利地位。”
他們指出,談判人員也應該認識到,金正日以國家經歷的苦難為榮
“金正日的反社會特徵,例如他在面對制裁和懲罰時的無畏,使得談判異常困難。即使是‘屈服於談判’也會使許多反社會人士不情願和充滿敵意。金正日似乎以朝鮮的獨立為榮,儘管這似乎給朝鮮人民帶來了極大的苦難。這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源於他的反社會人格模式。”
這篇文章本身就值得一讀。事實證明,卡爾·榮格也曾嘗試分析希特勒。 (僅憑這個事實就值得入場券,儘管也許最好不要在這裡過多地深入探討榮格與納粹的複雜因果報應。另請參閱這篇更棒、更詳細的文章,由《大眾科學》博主傑森·G·戈德曼(“有思想的動物”)撰寫,其中也審視了柯立芝和西格爾的研究成果。)
這種事情引起了心理學家的興趣。另一項此類比較分析甚至考察了喬治·布什與薩達姆。誰更壞的科學。比看“美國偶像”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