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中的氨可能有助於地球生命的起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長期以來,小行星和彗星一直被懷疑有助於推動地球走向生命。自地球誕生之初,這些星際闖入者就撞擊地球,帶來了碳、水和有時是氨基酸等有機化合物。透過提供關鍵化學物質,甚至預先形成的生物構建模組,以及隕石撞擊產生的熱量和能量,太空岩石可能在推動生物球運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新論文為隕石攜帶生物前體的觀點增加了另一項證據。在這項於2月28日線上發表的研究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桑德拉·皮扎雷洛和她的同事報告稱,一塊南極隕石在用水加熱時釋放出大量氨。氨提供了現成的氮源,氮是許多生物分子(包括DNA和氨基酸)的關鍵成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皮扎雷洛和她的合著者將隕石樣本(稱為格雷夫斯努納塔克斯(GRA)95229)置於300攝氏度的高溫和高壓以及水的存在下,以模擬隕石母小行星或地球上的熱液條件。(這塊129克重的碳質球粒隕石於1995年在南極洲被發現,並以發現它的冰原命名。)在高溫和高壓下,GRA 95229幾乎只釋放出氨,其量約佔所檢查的隕石材料型別的質量的1%。作者推測,它的母小行星一定富含氨。

作者寫道,前生物化合物的形成需要還原態的氮——即與氫鍵合的氮,如氨(NH3)中那樣。但是,如果早期地球大氣是中性的而不是還原性的,那麼如果沒有外部貢獻,氨將很難獲得。“目前關於中性早期地球大氣的地球化學證據,加上已知的氨的光化學破壞,使得前生物情景難以解釋氨的持續供應,”研究人員報告說。“因此,大量外源氨的輸送可能對幫助早期地球的分子進化走向前生物合成具有重要意義。”

隕石 GRA 95229 照片:NAS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