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哦,就差一點。再試一次。
很難理解是什麼讓問題賭徒在長期輸錢後繼續下注。但5月5日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他們大腦的獎勵中心,多巴胺系統的一部分(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神經元釋放神經遞質多巴胺),對“幾乎沒中”的反應與對中獎的反應相同。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了20名賭博強度不同的賭徒在玩電腦老虎機時的大腦。即使老虎機圖示幾乎對齊但沒有對齊,問題賭徒的大腦獎勵中心也很活躍。因此,差一點沒中也傳遞了多巴胺,即使沒有美元進賬。
“這些發現令人興奮,因為它們表明,即使沒有實際的獎勵,差一點沒中也可能在更嚴重的賭徒中引發多巴胺反應,”研究合著者盧克·克拉克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如果這些多巴胺的爆發正在驅動成癮行為,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問題賭徒發現戒賭如此困難。”
研究已將多巴胺系統與包括藥物濫用在內的其他形式的成癮聯絡起來。“結果突出了問題賭博和藥物成癮之間的一些聯絡,並且對問題賭徒的心理和藥物治療都有影響,”克拉克說。
圖片:iStockphoto/bonni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