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線上匿名對您重要嗎?為了保護您的隱私,您願意做到什麼程度?皮尤研究中心的網際網路與美國人生活專案週四釋出的一份報告中探討了這兩個關鍵問題。該研究名為《線上匿名、隱私和安全》,研究發現,大多數網際網路使用者都會採取一些措施來保護他們的數字足跡,儘管許多人認為完全線上匿名仍然遙不可及。
在皮尤採訪的 792 位網際網路使用者中,有 86% 的人採取了措施來清除他們線上活動的數字面包屑。最常見的方法包括:清除 cookie 和瀏覽器歷史記錄;刪除或編輯先前在網站或社交網路上釋出的內容;將瀏覽器設定為停用或關閉 cookie;以及因為網站要求輸入使用者的真實姓名而不使用該網站。
皮尤受訪者確定的更復雜但不太常見的隱私保護措施包括加密電子郵件以及使用虛擬專用網路(VPN)或代理伺服器(例如 Tor)來防止公司跟蹤線上活動。《大眾科學》最近強調了五種技術,包括 Tor,用於防止他人窺探網路活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皮尤研究中略多於一半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採取了措施來躲避他人。駭客和網路罪犯名列不受歡迎者的榜首,其次是廣告商、某些朋友和前熟人。
維護線上匿名是否值得?這取決於受訪者是否因公開太多個人資訊而受到傷害。最常見的糾纏:21% 的人的電子郵件或社交網路帳戶被盜用。同時,12% 的人報告說曾在網上被跟蹤或騷擾,11% 的人表示他們重要的個人資訊被盜,例如社會安全號碼、信用卡或銀行帳戶資訊。年齡在 18 至 29 歲之間的年輕成年人最有可能遇到這些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
當然,通常需要登入名和密碼才能利用大多數社交網路、電子郵件服務以及 Web 提供的其他便利設施。研究人員指出,線上“隱私並非一勞永逸的命題”。不同的人根據所涉及的活動、他們共享的內容以及可能看到該內容的人選擇不同的策略。
所有研究參與者均為 18 歲或以上。我們不瞭解的是,網路中最年輕的使用者是否正在採取措施保護他們的隱私,事實上這是否是他們個人關心的問題。與成年人相比,兒童不太可能對分享自己的照片以及透過 Instagram 或其他工具提供有關他們居住地的線索感到抑制。問題只會變得更糟,因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智慧手機和其他移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