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2020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 COVID-19 爆發為大流行病。當一種新型疾病在全球蔓延時,就會發生大流行病,人們對這種疾病沒有免疫力,並且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上個世紀我們經歷了四次大流行病,都是由新型流感病毒株引起的,其中最嚴重的是 1918 年的大流行病,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患病,美國約有 675,000 人死亡。最近一次流感大流行發生在 2009 年。與以往的大流行病相比,它被認為是輕微的。然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記錄了美國超過 6000 萬例病例,其中包括 274,000 例住院和超過 12,000 例死亡。
2020 年 3 月 26 日,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一個致力於幫助政策制定者和捐助者確定如何最好地幫助人們活得更長壽、更健康的組織)釋出了他們的第一組預測,預測 COVID-19 導致醫療服務的使用情況。他們估計對醫院服務的需求將超過其交付能力。醫療系統已經準備了數週,以應對患者的“海嘯”。透過旨在讓我們保持物理隔離(或社交疏遠)的公共衛生政策,可以減緩疫情的加速以及任何給定時間點的患病總人數。醫院將透過取消非 COVID 相關的擇期手術以及在其停車場搭建帳篷來為患者騰出更多空間。
為最需要的人保留醫院資源也很重要。如果數百萬人湧入急診室以尋求有關其 COVID-19 症狀的答案,這不僅會使患有時間緊迫疾病的患者更難獲得護理,而且還可能因導致患有 COVID-19 的人和有感染風險的患者在擁擠的候診室裡共度數小時而加劇疫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08 年,埃默裡大學召集了一組專家,制定了一項策略,以在假設的流感大流行期間評估大量患者。他們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工具,可以識別最需要醫院服務的人。他們審議的產品是 SORT 或“院外快速分診策略”。SORT 採用 3 階段流程:第一階段詢問患者的疾病症狀和體徵,第二階段幫助確定患者是否正在發生醫療緊急情況,第三階段詢問個人是否患有潛在的醫療狀況,這些狀況可能會使他們面臨更嚴重疾病的風險。
根據此評估,人員被識別為“高風險”並立即轉診接受緊急護理,“中等風險”建議由醫療保健提供者及時評估,或“低風險”建議在家休養。使用此工具,人們可以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從而在不阻止適當使用的情況下減少對醫院服務的需求。該工具已針對 2009 年 H1N1 流感大流行迅速改編,供護士諮詢熱線和互動網站使用。經過快速驗證,並獲得政府機構和專業協會的審查和認可後,SORT 自我評估應用程式託管在 HHS flu.gov 網站以及微軟公司的 H1N1 響應中心上。這些網站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獲得了超過 200 萬次點選和超過 670,000 次完成的自我評估。
最近,由於預計 COVID-19 患者激增,埃默裡大學與技術合作夥伴 Vital 共同召集了傳染病、急診醫學、健康素養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為新的大流行病改編了 SORT 工具,並建立了 C19check.com,這是一個面向公眾的、消費者級的 COVID-19 特定自我評估平臺。
該工具不是診斷工具,也不能替代醫療保健提供者的評估,而是幫助公眾更好地瞭解他們的體徵、症狀和更嚴重疾病的風險因素,並透過指導他們獲得最能滿足其需求的 CDC 指南來提供幫助。該工具還有助於公眾在使用本指南時考慮如何最好地尋求評估和護理。它對公眾免費,不收集個人身份健康資訊,並且可以每天使用以記錄您可能有的任何症狀變化。如果需要,它甚至可以提醒您重新評估自己。
在 C19check.com 啟動後的前三天,它獲得了超過 600,000 次點選,並在 20 個不同的國家/地區被訪問。它已被翻譯成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義大利語、德語和許多其他語言。“白標”選項允許組織分配自定義輸出語言,從而創造機會引導使用該工具的人員獲得額外的個性化健康評估選項,例如與遠端醫療提供者、護士諮詢熱線或當地衛生部門熱線聯絡。它的基礎,即原始的 SORT 演算法,已被廣泛效仿,正如 CDC、Apple 和許多部署類似症狀檢查器的健康組織所證明的那樣。
這些工具用於教育公眾瞭解他們的疾病,建議有醫療緊急情況的人立即尋求幫助,並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個人遠離擁擠的醫院和辦公室候診室,幫助保持社交距離並減少擁擠空間中意外的疾病傳播。建立資料聚合的機會,它們還可以幫助識別 COVID-19 活動的熱點,並可以提供一些受影響的潛在醫療狀況患者人數以及被引導尋求緊急護理的人數的估計。
在未來的幾周和幾個月裡,為了使我們的社群最好地準備好迎接這場令人震驚的大流行病的挑戰,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有助於教育公眾、引導他們獲得可靠資訊來源、解決對醫療系統資源的需求以及進一步促進社交距離的工具,將在我們戰勝大流行病的鬥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