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但應該瞭解的 9 個海洋保護組織

大型環保組織佔據了大部分媒體報道,但也有許多默默無聞的英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當我們想到海洋時,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壞訊息上:氣候變化、過度捕撈、汙染、沿海棲息地喪失、生物多樣性喪失。所有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需要關注和共同努力。儘管如此,我們也有理由慶祝:有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社群組織正在努力應對這些挑戰,並培養新的保護領導力量。

通常,大型國際環保組織會獲得大部分媒體報道、讚譽和財政支援。他們的工作非常重要,但也有很多默默無聞的英雄。此外,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導致的更強風暴,脆弱的沿海社群正在努力建立由我們自己主導、為我們自己服務的解決方案,並動員新一代的環保主義者。

這九個當地海洋保護組織知道,提高意識很重要,但這還不夠,因此他們正在努力實現更大的目標。他們最近被Ocean CollectivStudents Rebuild(貝索斯家庭基金會)選中,並獲得了小額撥款,以擴大其基於社會正義的深入社群參與工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由於這些全球性組織都很棒,我們將按字母順序列出它們:

Azul (加利福尼亞州和墨西哥)

Azul 的創始人兼主任 Marce Gutiérrez-Graudiņš(中心)和神聖場所研究所的安吉拉·穆尼·達西(右)在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託的州議會年度倡導集會“海洋日”上向與會者講話。圖片來源:Monica Bocanegra

該組織成立於 2011 年,旨在“將拉丁裔的觀點和參與帶入海洋保護”,特別是讓社群參與保護沿海資源和海洋生物。他們的撥款將支援一項新的倡議,與蒂華納和聖地亞哥的小學合作開展海洋教育和跨境藝術合作。該專案將重點關注不分國界的瀕危沿海物種的生物連通性。(@azuldotorg

超越地表國際 (秘魯)

孩子們在秘魯洛比託斯與超越地表國際一起繪製海洋主題壁畫。圖片來源:超越地表國際

他們的使命是“通過沖浪、故事講述和正念研討會建立社會生態的韌性”。超越地表在世界各地開展工作,但在秘魯,他們的目標是支援邊緣化的手工捕魚社群,從當地年輕人開始。接下來,他們將在秘魯沿海的學校和漁村舉辦研討會和藝術節,以促進海洋素養和政策參與,並分享科學資訊。(@beyondthesurfaceintl

十億牡蠣專案 (紐約市)

十億牡蠣專案的社群礁石區域經理塔娜西婭·斯威夫特在紐約市卡納西社群礁石地點拿著一隻牡蠣。這個社群牡蠣礁是 12 個活躍的十億牡蠣專案礁石之一。圖片來源:阿加塔·波尼亞托夫斯基,十億牡蠣專案

他們的使命是“透過公眾教育倡議恢復紐約港的牡蠣礁”。更具體地說,十億牡蠣專案的目標是在 2035 年前在港口重新種植 10 億隻牡蠣,並有 100 萬紐約人參與。而且他們正在穩步前進。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種植了 2800 萬隻牡蠣,並有 6000 多名當地學生和 9000 多名志願者參與。他們的撥款將支援一個全市範圍內的研討會,供當地學生展示他們關於紐約港的生態系統、海洋生物和水質的研究,以及如何使修復工作更有效並更深入地吸引他們的社群的機遇。(@billionoyster

深南環境正義中心 (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薩斯州、阿拉巴馬州)

大衛·帕吉特在密西西比州海灣港領導深南環境正義中心社群資產測繪培訓。圖片來源:深南環境正義中心

DSCEJ 成立於 1992 年,致力於“透過研究、教育、社群和學生參與政策變革,改善受海灣沿岸地區汙染傷害並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兒童和家庭的生活”。他們的撥款將支援歷史上的黑人學院和大學(HBCU)的學生,他們將開發一個課程,用於繪製其社群的海平面上升、洪水和氣候變化的其他沿海影響。然後,他們將使用該課程培訓其他學生,並透過網路研討會、在市議會會議上以及在深南地區的社群中提出社群復原力的建議。(@DSCEJ

地球回聲國際 (美國各地)

地球回聲國際的創始人菲利普·庫斯托在佛羅里達州比斯坎的畢士肯自然中心與邁阿密-戴德縣公立學校的學生一起進行“地球回聲水挑戰賽”。圖片來源:地球回聲國際

地球回聲秉持著“年輕人有能力改變我們的星球”的信念,其使命是“激勵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立即行動,為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對於他們的新專案,青年領袖將建立並實施一項“未來在袋中”的活動,提供工具來促進可重複使用袋的採用——從安裝回收站到遊說制定塑膠袋法規。最令人興奮的是,學生們將以此作為試點專案,建立一個可在全國範圍內複製的模型,供其他青年領袖使用。(@EarthEcho

魚鰭 (蒙特塞拉特)

在蒙特塞拉特與魚鰭一起浮潛期間,年輕人拿著一隻箭頭蟹。圖片來源:維塔·韋德,魚鰭

該組織是加勒比海島嶼蒙特塞拉特的兒童海洋俱樂部,其使命是“透過教育探險、公民科學和領導力計劃,教孩子們游泳、浮潛和保護我們的海洋”。他們與幼兒園到六年級的孩子合作,教他們關於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知識,並培養充滿激情的未來海洋保護領導者。他們的撥款將有助於支援該島首個以減少海洋垃圾為重點的 STEAM 節,以及春假期間為學生舉辦的為期兩週的海洋營。(@FishnFinsKids

我是水 (南非)

孩子們在莫三比克參加我是水研討會期間浮潛,右邊是創始人漢利·普林斯洛。圖片來源:查理·貝利

他們的使命是“幫助人們愛上海洋”。具體來說,我是水與居住在海岸附近但可能永遠沒有機會游泳、浮潛或瞭解自己後院海洋生態系統的低收入社群的七年級學生合作。他們即將開展的專案將是一系列 20 次研討會,結合瑜伽、正念、海洋科學和沉浸式海洋浮潛。這個“海洋守護者”專案旨在建立對健康人類和健康海洋之間相互依賴的理解,並影響行為以保護我們的全球海洋。(@iamwater_foundation

Oceanswell (斯里蘭卡)

Oceanswell 的創始人阿莎·德·沃斯在斯里蘭卡南部海岸與領航鯨一起。圖片來源:Oceanswell

Oceanswell 是斯里蘭卡第一個海洋保護研究和教育組織,專注於“教育下一代多元化的海洋英雄,讓來自代表性不足國家的學生能夠進行海洋保護研究”。他們即將開展的專案將帶領當地大學生出海學習識別海洋哺乳動物、記錄抹香鯨的聲音並記錄海豚的行為。學生們還將在該國最大的海洋保護區浮潛。這符合 Oceanswell 培養海洋英雄的更廣泛努力,以及他們“每個海岸線都需要一位當地英雄”才能拯救海洋的信念。(@oceanswellorg

Shi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 (孟加拉國)

在孟加拉國的一艘Shi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學校船上上課。圖片來源:Abir Abdullah 和 Shi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

在季風季節,孟加拉國三分之一的地區會被洪水淹沒,許多孩子無法上學。Shidhulai 認為“如果孩子們因為交通不便而無法上學,那麼學校應該乘船去他們那裡”。他們的 54 艘流動學校、圖書館、醫療診所和培訓中心為易受洪水侵襲地區的近 10 萬人提供服務。他們獲得的撥款將有助於建造和運營一艘娛樂船,這將使孩子們能夠培養新技能、監測水質並提高人們對河流保護的認識。

這九個鼓舞人心的組織正在世界各地社群教育和賦能下一代領導者,同時應對當前對我們海洋健康的威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組織正在開展的幾個新專案都涉及藝術,這可能是一種有力且包容的方式來傳播保護資訊並引發社會變革。

因此,當您想到領導海洋保護的組織時,重要的是要知道小型地方組織正在發揮關鍵作用。他們為參與和告知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在此過程中進行的社群建設是無價的。而且——謝天謝地!——還有更多像這些組織一樣的人。如果您住在海邊,附近可能就有一個組織在幫助海洋,並且可能需要您的幫助。

Ayana Elizabeth Johnson, Ph.D., is a marine biologist, policy expert and Brooklyn native. She is founder of the consultancy Ocean Collectiv and the think tank Urban Ocean Lab. Find her on Twitter @ayanaeliza.

More by Ayana Elizabeth Johnson

Jean Flemma is a founding member of Ocean Collectiv and works with non-profits and foundation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strategies to achieve ocean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 policy goals. Previously, she worked on natural resource conservation issues in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or over two decades.

More by Jean Flemma

Leonetta Elaiho is senior manager of the Students Rebuild program at the Bezos Family Foundation where she works to support young people to make an impact on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sing issues. Previously, she spent over 15 years working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supporting local and global youth-led solutions for community change.

More by Leonetta Elaih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