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靈犬萊西》之類的節目中,我總是對狗狗能夠向人類傳達大量資訊印象深刻:“怎麼了,萊西?一個小女孩被困在一棟你試圖接近但因周圍柵欄起火而無法進入的建築物裡?”
我從來沒有養過狗,所以我認為我對狗狗語言的缺乏理解是由於我自身的一些不足。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調查了狗狗在與人類交流時到底傳達了什麼,並獲得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發現。
我們知道狗狗能夠理解我們對它們說的話。一隻叫“里科”的邊境牧羊犬學會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200 個人類詞彙。除了口頭命令外,狗狗還理解很多手勢,例如指向甚至人類的眼神。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也知道,狗狗能夠向人類傳達某些型別的資訊。當食物藏在狗狗知道但人類不知道的地方時,狗狗非常擅長向人類展示食物可能在哪裡(透過大量吠叫、四處奔跑、跳躍等)。
我們人類透過交流來告知他人我們認為他們可能不知道的資訊。從小,孩子們就能評估其他人是否知道他們自己知道的事情,並且只在必要時才告知他們。事實上,與他人分享他們已經知道的知識被認為是一種社交失禮(正如應該有人告知那些堅持一遍又一遍重複這些知識的年長家庭成員一樣)。即使分享這些資訊對我們自己沒有直接的好處,僅僅幫助了我們正在告知的人,我們也會這樣做。
但是狗狗能做到這一點嗎?最近一項針對 40 只寵物狗的研究旨在瞭解它們是否不僅會要求獲得自己感興趣的物品,還會向人類傳達有關她想要的物品的資訊。
首先,狗狗被放置在房間裡,與實驗人員一起經歷四種可能的情況之一。一些狗狗可以玩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但被實驗人員忽略。其他狗狗則與實驗人員一起玩另一個玩具(不是它們最喜歡的)。還有一些狗狗觀看人類“玩”一個物體(一個用來在紙上打孔的打孔器)。最後一組在房間裡有一個物體(一個瓷花瓶),實驗人員和狗狗都沒有與之互動。
在上述四種情況之一中待了 60 秒後,實驗人員假裝接了一個電話,然後離開了房間。這並不是因為認為狗狗能理解電話,而是為了確保狗狗在實驗人員離開房間時仍然能聽到他們的聲音,從而提醒它們實驗人員的存在。
然後,另一位實驗人員進入房間,拿起物體,並將其藏在四個可能的櫥櫃之一中。然後,該實驗人員離開房間,而最初的實驗人員返回,但不知道物體藏在哪裡。他們開始尋找物體,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首先,他們坐在物體之前所在的位置。然後,他們坐在一個地方“尋找”物體,抬起手臂並說:“嗯,真奇怪。它在那裡,現在不見了。我不明白。”
第三,實驗人員直接與狗狗對話,詢問物品去了哪裡。最後,實驗人員站起來環顧四周,但保持沉默。在完成這四個階段(總共只需 35 秒)後,實驗人員必須根據狗狗的行為(“怎麼了,萊西?花瓶藏在我左邊的櫥櫃裡?”)來猜測物體的所在位置。
如果狗狗的交流引導實驗人員找到了正確的隱藏地點,她會驚呼:“哇!找到了!太棒了!”另一方面,如果物品不在狗狗指示的位置,她會說:“哦,太糟糕了!它不在這裡。”如果她沒有收到狗狗的任何訊號,她就不會尋找物品,而是會舉起手臂和肩膀,並說:“太糟糕了,我們找不到它了”。
每隻狗狗都接受了四個會話,每個會話包含四個試驗(每個試驗在四種不同物體中的一種可能的處理方式中進行)。
那麼,狗狗是否告訴人類物品藏在哪裡了?嗯,有時會。這裡有趣的發現是,狗狗傳達的內容取決於實驗人員是誰。當實驗人員是陌生人時,狗狗只會在物品是它們感興趣的東西(兩種不同的狗狗玩具,而不是打孔器或花瓶)時,才會提醒他們該物品的位置。然而,當實驗人員是它們的主人時,狗狗會在所有情況下提醒他們該物品的位置,即使該物品對它們毫無興趣。
由於狗狗似乎在試圖告訴它們的主人一些主人不知道的事情,實驗人員進行了第二次後續實驗。這個實驗與第一個實驗類似,只是這次兩個物品都是狗狗不感興趣的物品,但其中一個物品對主人非常感興趣,而另一個則不然。
兩個物體同時呈現,並且都被隱藏起來,以檢視狗狗是否會指出與主人相關的物體。例如,主人會拿起並使用一把剪刀,然後拿起一卷透明膠帶但沒有使用它。當她回到房間時,她會拿著一張紙,並按照先前實驗中“尋找”的相同階段來“尋找”她需要的物體。他們還有另一個條件,即其中一個物體是狗狗最喜歡的玩具,作為與這兩個“人類感興趣”的物體進行比較。
結果發現,在大多數情況下,狗狗確實會將人類引導至一個物體(例如剪刀或透明膠帶),但不是引導至他們需要的特定物體。然而,當問題中的物體是狗狗玩具時,它們引導人走向該物體的頻率遠遠高於另一個物體。
那麼,我對萊西的看法正確嗎?從第二個實驗來看,狗狗似乎沒有區分主人需要的物品和他們不需要的物品(這可能導致萊西引導小湯米去拿鏟子而不是滅火器,儘管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它只會引導他去拿狗狗玩具)。另一方面,第一個實驗表明,當人類是它們的主人而不是陌生人時,狗狗更有可能引導人類找到它們想要的物體。然而,即使在人類沒有表現出對該物體感興趣的情況下也是如此。因此,似乎狗狗無法根據人們過去的表現來判斷人類想要哪個物體,儘管它們一直以令人喜愛的熱情嘗試。
參考文獻
Kaminski, J., et al., (2011) Dogs, Canis familiaris, communicate with humans to request but not to inform, Animal Behaviour, doi:10.1016/j.anbehav.2011.06.015
圖片來源
小雞/萊西卡通:道格·薩維奇, www.savagechicke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