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以動物(及其行為)為主題的恐怖電影

我個人的一個癖好是觀看以動物行為為主題的科幻電影,尤其是那些情節糟糕的電影。為了和以往的文章有所不同,我決定在萬聖節之際,重點介紹我最喜歡的十部“好爛”電影,這些電影都以動物行為為主要主題(即使最初的意圖並非如此)。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個人的一個癖好是觀看以動物行為為主題的科幻電影,尤其是那些情節糟糕的電影。為了和以往的文章有所不同,我決定在萬聖節之際,重點介紹我最喜歡的十部“好爛”電影,這些電影都以動物行為為主要主題(即使最初的意圖並非如此)。

 

10) 《食人魚3D》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這部電影的預告片中,旁白說:“食人魚成群結隊地捕獵——不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是為了壓倒性的力量。它們有組織、有條理。第一口會流血。血會吸引魚群”。不幸的是,這根本不是真的。食人魚實際上是非常害羞的魚類,它們成群結隊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海豚等捕食者的侵害。沒錯,可愛的海豚才是那些“超級好鬥、超級聰明的食人機器”的剋星。

9) 《猩球崛起》

這部電影非常精彩,但其中包含一些非常糟糕的科學。我願意暫停信念,接受非人類的猿類可以進化成一個超級智慧的種族。我甚至願意接受將基因注入黑猩猩體內,使其融入自身DNA的想法。但真的,一隻會說話的黑猩猩?(抱歉劇透了,但我保證這個場景對你來說仍然很荒謬)。即使黑猩猩以某種方式獲得了超級智慧並學會了人類語言,由於生理上的差異,它們也無法像人類一樣控制聲帶。黑猩猩也沒有能產生人類語言的嘴巴和下巴結構。雖然話雖如此,也許我不應該妄加評判。也許在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中,除了超級智慧之外,還具備了開發新的口腔和喉嚨結構的能力,他們只是在情節中忘記提及了。

8) 《群鳥》

一部經典的恐怖電影;今天的年輕人永遠無法相信我們的父輩會覺得這部電影很嚇人。這部電影中的鳥比城市裡的海鷗更兇猛。為什麼鳥這麼憤怒?這一點從未解釋。

 

 

7) 《魔界》

這可能是一部鮮為人知的電影,除了鐵桿恐怖片愛好者。這部超現實的電影由義大利導演達里奧·阿基多於1985年拍攝,令人驚訝地由年輕的詹妮弗·康納利主演。在這部電影的早期,我們得知她可以透過心靈感應與昆蟲交談。她去找一位科學家談論她生活中發生的這一新情況。他告訴她這很不尋常。然而,並非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不,他感到驚訝是因為,儘管眾所周知昆蟲彼此之間存在心靈感應聯絡,但人類通常不參與這種聯絡。如果這還不夠奇怪,這位科學家還有一個黑猩猩寵物夥伴,它在整部電影中表現出一些非常不自然的黑猩猩行為,最終導致他刺死了一個人。

6) 《航班蛇患》

這是一部精彩的電影。而且完全符合現實,任何乘坐過飛機或與蛇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

5) 《變蠅人》

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即使你沒有看過,也會在其他電影或節目中看到對它的引用(包括《辛普森一家》)。在這部電影中,傑夫·高布倫試圖傳送自己,但最終將自己的DNA與蒼蠅的DNA混合在一起。撇開傳送科學不談,這部電影中的蒼蠅行為有些基本。沒錯,他們賦予了蠅人走牆和反芻酸的能力。他還變得更具攻擊性,對隨意性行為更感興趣。但是,如果編劇們知道即使是簡單的果蠅也有精心設計的求偶歌,也許這部電影可能會更多地展示對蒼蠅令人驚訝的複雜行為的一些具體見解。

4) 所有關於鯊魚的電影

所有關於鯊魚的電影都遵循相同的安全公式:身穿比基尼的女士在可怕的音樂中游泳——是鯊魚嗎?——哦,不,那只是她的男朋友/傻朋友/打扮成鯊魚的隨機人物。下一個攻擊才是真的,這種攻擊會無縫地持續下去,直到只剩下兩個人,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在他們也可能被吃掉之前親熱一下。在這些電影中,從未解釋過的一種行為是為什麼鯊魚似乎只攻擊長得好看的人,並將最好看的人(最好是一段萌芽的戀情)留到最後?此外,它們怎麼知道在看到“邪惡”角色做了一些特別邪惡的事情後立即攻擊他們?也許這些電影中的一些“鯊魚科學家”應該研究一下這些問題。《大白鯊》已經有點荒謬(就鯊魚行為的真實性而言),但從那以後,人們開始將這個主題發揮到極致,比如鯊魚龍捲風 (鯊捲風) 和在雪中游泳的鯊魚 (雪崩鯊)。

3) 《黑羊》

這部關於基因改造的綿羊攻擊人類的紐西蘭黑色恐怖喜劇是我的最愛之一。雖然這部電影中綿羊表現出的行為並不典型(例如它們駕駛農用卡車和咬掉人類的耳朵),但我願意原諒它們,因為這帶來了喜劇效果。

 

 

2) 《它們》

這是一部 1950 年代的電影,講述的是巨大的放射性螞蟻。它也是最早一批關於科學家輻照動物使其變大和憤怒的電影之一,也許是許多此類電影的靈感來源。這部電影中的“螞蟻科學”實際上出奇地好,或者至少還過得去。

1) 《侏羅紀公園》

《侏羅紀公園》是那種似乎不會過時的電影之一,即使是 90 年代的畫面今天看起來仍然很棒。不幸的是,自從這部電影上映以來,科學家們發現了更多關於所討論的恐龍的資訊,包括關於它們行為的新想法。例如,如果今天拍攝,迅猛龍的(極其恐怖的)場景可能就不一樣了。在電影中,它們被描繪成透過群體狩獵來包圍角色的高度智慧的捕食者。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動物長著羽毛,體型小得多,而且可能不是成群結隊地狩獵的。如果追捕我們的是與雞沒有太大區別的動物,甚至看起來有點像這個,這個場景還會那麼可怕嗎?

如果你回想一下這部電影中最精彩的場景,其中很多都與恐龍的行為以及人類試圖弄清楚它有關。也許是因為在現實中,科學家們對恐龍的行為知之甚少,所以這部電影實際上是所有電影中最可信的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