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小鼠和我們一樣,是社會性動物。作為社會性動物,它們喜歡彼此相處。同樣和我們一樣,它們不會隨便和任何人相處。一隻小鼠選擇和誰相處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另一隻小鼠的年齡、社會地位以及它們所處的環境。
在小鼠和人類中,與他人建立社會聯絡的第一步是接近他們。然而,當想要結交新“朋友”時,小鼠不會隨便接近任何一隻小鼠。
促使一隻小鼠接近另一隻小鼠的一個原因是,如果另一隻小鼠似乎處於痛苦之中。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一隻熟悉的雌性小鼠處於痛苦之中,雌性小鼠更傾向於接近它(但在雄性小鼠中沒有發現這種情況)。有人認為,這或許是小鼠只是“好奇”,甚至可能想把另一隻小鼠從痛苦中“拯救”出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其他研究發現,小鼠會避開那些似乎處於痛苦中的同籠夥伴。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它們的痛苦可能預示著危險或疾病,而且一般來說,最好首先關注自己的生存。
最近一項研究調查了處於痛苦中的小鼠的社會地位是否會影響同籠夥伴接近它的傾向。研究人員使用雄性小鼠發現,當一隻地位較低的小鼠與一隻地位較高和中等地位的小鼠同籠時,它同樣有可能與這兩隻小鼠相處。然而,如果地位較高的小鼠處於痛苦之中,它更有可能接近這隻小鼠,而不是另一隻。但是,當一隻地位較高的小鼠與地位較低和中等地位的同籠夥伴同住時,即使地位較低的小鼠處於痛苦之中,它也會花同樣的時間與它們相處。
為什麼小鼠只接近似乎處於痛苦中的地位較高的小鼠?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當一隻小鼠生病時,會擾亂社會等級制度,因此它們不再被視為地位較高。之前地位較低的小鼠可能不再被它“嚇倒”,或者至少願意看看發生了什麼,以防它現在有機會成為頭領。
圖片來源
第一隻小鼠:Davide Santoni
參考文獻
Watanabe, S. (2014). The dominant/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e modifies the approach behavior toward a cage mate experiencing pain.Behavioural processes, 1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