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通常認為雄性和雌性配偶相處融洽(這裡的“配偶”是指生物學意義上的配偶,而不是你友好的英國/澳大利亞朋友)。通常在交配後,雄性和雌性必須共同努力,以確保雌性在孵卵或撫養後代時獲得所需的營養。即使在此之後,許多動物仍然作為夥伴關係在一起撫養後代,甚至更久。我最喜歡的例子是昏睡蜥蜴。雄性昏睡蜥蜴會求偶雌性兩個月,跟著她,輕輕地推她和舔她。然後,它們會一起度過她六個月的懷孕期,並每年作為一夫一妻制配偶重新聚在一起。
然而,自然界很少像乍看起來那麼美好,在大多數動物中,兩性之間都存在某種衝突。性衝突不是一個物種的雄性和雌性之間的日常分歧(儘管它通常會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而是進化時間尺度上的衝突。
這是什麼意思?好吧,即使你沒有意識到,你的環境中可能有一些東西有利於你作為特定性別(例如,女性)的成員,而對另一性別不利。由於自然選擇會傾向於使動物存活和繁殖的性狀,如果這種特定性狀對一種性別有利,但對另一種性別不利,就會導致衝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某些動物中,雄性和雌性會在交配期間或之後互相吞食。如果我說這可能是性衝突最戲劇性的形式,我想我不會誇大其詞。在考慮性食同類時,首先想到的例子可能是黑寡婦蜘蛛。然而,其他動物也會吃掉它們的配偶,包括蠍子和螳螂。
從雌性螳螂的角度來看,吃掉她的雄性是一個好舉動。這不僅能給她帶來一頓美餐,還意味著她可以擁有更多的後代,而且它們更有可能存活下來。然而,從雄性的角度來看,如果他被吃掉了,他就無法在未來擁有更多的後代。然而,儘管這看起來很矛盾(且令人毛骨悚然),但這實際上可能有利於雄性被吃掉(在進化意義上,我們不知道他對此的情感感受),如果這意味著他更有可能成功繁殖。例如,如果他在交配期間雌性忙著吃他的時候設法將更多的精子轉移給雌性,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螳螂中,雌性大約在 30% 的時間裡會吃掉它們的雄性配偶。我想如果我是一隻雄性螳螂,我不會喜歡這樣的機率。然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雖然雄性傾向於與不那麼具攻擊性的雌性交配,但他們這樣做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多。
科學家將一隻雄性螳螂放在兩隻雌性螳螂之間——一隻被看到正在攻擊另一隻雄性,另一隻則沒有。順便說一句,讓雌性被看到正在攻擊另一隻雄性並不難——一旦雄性被呈現給它們,所有雌性都會攻擊。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的雄性通常會慢慢地向看起來不那麼具攻擊性的雌性移動。當我說慢慢地時,我的意思是慢慢地——這花了一個多小時。雖然雄性更喜歡待在他們剛剛沒有看到吃掉另一隻雄性的雌性螳螂的一側,但它們只想稍微多一點與這隻雌性交配。然而,這可能是因為雄性螳螂接近它們想要與之交配的雌性螳螂需要很長時間;科學家們實際上只看到三分之一的雄性受試者與雌性交配。
那麼,雄性螳螂是特別細心的昆蟲。它們密切觀察周圍的雌性,判斷哪些雌性最不可能導致它們在交配後死亡。
圖片來源
一對昏睡蜥蜴:基蘭·帕爾默
雌螳螂吃雄螳螂:維基百科
雄性P. tessellata:羅米娜·斯卡達馬格利亞
螳螂臉:本傑明·巴拉茲
參考文獻
斯卡達馬格利亞,R.C. 等。(2015)在性食同類螳螂中的性衝突:雄性更喜歡低風險雌性而不是高風險雌性。動物行為,99:9-14。(主要參考文獻)
波利斯,G. A.(1981)。種內捕食的進化和動態。《生態學和系統學年評》,22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