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斑胸草雀能認出配偶的臉

新的研究表明,雌性斑胸草雀可以學會識別其配偶和其他雄性的照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研究了斑胸草雀,這種鳥類通常作為寵物飼養,並且成群生活(是一種群居物種)。儘管我花費了大量時間與這些小鳥相處(通常每週六天,包括許多個週五晚上),但我從未學會區分個體,除非偶爾出現不幸的突變體。然而,這絲毫不奇怪,因為我們人類並沒有進化到能夠區分其他物種的個體。相反,我們非常擅長區分我們自己物種的個體;請花一分鐘想一想你能記住的所有面孔,包括你可能只見過一次、多年前的人。我們卓越的面部識別能力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作為一個社會性物種,學習和記住誰是誰,對於相處非常重要。為了交朋友、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找到配偶,能夠認出別人通常被認為是好事(想想當別人記得你而你不記得他們時的尷尬)。

對於其他社會性物種來說也是如此。幾年前,一項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的研究表明,黃蜂可以識別彼此的臉。現在,最近發表在《動物行為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斑胸草雀也能識別彼此的臉。斑胸草雀是社會性單配製動物,它們築巢並在多個繁殖季節一起繁殖。然而,在非繁殖期,它們以多達 300 只鳥的群體存在。因此,個體似乎很有可能能夠認出它們的配偶,以便在下一個季節再次與它們交配。人們已經知道雌性知道它們的雄性伴侶的聲音(當雄性唱它的歌時聽起來像什麼),但研究人員想知道雌性是否也能從雄性的視覺外貌上識別出它們的伴侶。

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弗萊什曼和同事們透過多個步驟訓練這些鳥類,使其對數字螢幕上彼此的照片做出反應。一旦訓練成啄擊螢幕以獲得食物獎勵,雌性就會被訓練成啄擊其配偶的照片以獲得食物獎勵。她還被展示了未知雄性的照片,並且啄擊他不會獲得獎勵。為了測試雌性是否真的學會了識別雄性,而不僅僅是一張照片,雌性隨後被展示了四張新照片:兩張是她的雄性伴侶的照片,兩張是未知雄性的照片。雌性啄擊了它們伴侶的照片,表明它們已經學會了這些雄性的樣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接下來,研究人員想看看雌性是否可以對任何它們認識的雄性的照片做到這一點,或者這是否是它們配偶特有的。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重複了實驗,但這次使用了來自雌性鳥群中但不是其配偶的雄性的照片。他們首先測試了生活在小鳥群中的雌性,然後測試了生活在大鳥群中的雌性(由 30 只鳥組成)。

有趣的是,當斑胸草雀雌性與雄性生活在小鳥群中時,它們似乎能夠識別出雄性的臉,但當它們與雄性生活在較大的鳥群中時則不能。更重要的是,它們更擅長識別其雄性伴侶的臉,而不是小鳥群中的另一隻雄性的臉。

為什麼訓練雌性識別較大群體中的雄性會更困難呢?一種可能性是,即使斑胸草雀生活在較大的鳥群中,它們也傾向於形成較小的亞群體,並在其中活動。因此,向雌性展示的來自較大群體的雄性可能與它們在社交上非常疏遠。也很可能在“現實生活中”,雌性也使用其他線索來識別雄性(例如它們的歌曲),並且螢幕上的視覺線索不如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雄性那麼顯著(就像我們一樣,有時在照片中比在現實生活中更難認出某人)。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現在想知道雌性會注意哪些特定的面部特徵;是整個臉還是斑胸草雀臉頰上的特定圖案?此外,除了鳥群中的其他雄性之外,雄性也能識別雌性嗎?看看像斑胸草雀這樣的其他社會性物種是否使用了與我們識別彼此時相似的視覺線索,如果不同,為什麼會不同,這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參考文獻:弗萊什曼,S.,特克爾,J.,和巴爾內亞,A. (2016)。雌性斑胸草雀對同種雄性的視覺識別,《紋胸雀》。動物行為學120, 2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