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動物是否感受情感,以及是否能夠遭受痛苦,這是一個答案具有深遠影響的問題。我最近讀了 Victoria Braithwaite 的Do Fish Feel Pain?,這個問題在我讀這本書之前並沒有過多擔心,但現在卻讓我更加困擾。這本書引發了許多我以前沒有考慮過的難題。其中最相關的問題之一是我們認為動物福利所必需的措施,尤其是在養殖實踐中,以及這些措施是如何根據我們認為相關動物能夠遭受多少痛苦來確定的。遭受痛苦的能力是難以量化的,與其在這裡深入細節,我建議您閱讀這本啟發性的書。然而,我們衡量遭受痛苦能力的一種方法是,一旦動物經歷過不愉快的事件,它就會對該動物的世界觀產生持久的影響。例如,我們知道在人類中,負面事件(例如疼痛或恐懼)會導致悲觀的認知偏差,因此在此之後可能通常被視為中性甚至積極的事件,現在也會以負面的眼光看待。
認知偏差也已在老鼠、狗、綿羊和椋鳥等動物中發現,但直到最近才有人研究過任何無脊椎動物是否也存在認知偏差,大概是因為我們認為,當然,昆蟲不會體驗悲觀或痛苦。然而,在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1中,Bateson 及其同事研究了這一點——蜜蜂在經歷負面事件後是否會表現出悲觀的前景?
蜜蜂雖然有自己非凡的溝通系統,但不幸的是無法與我們交談,因此這類實驗中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障礙是如何判斷蜜蜂在某種情況下是否變得悲觀。幸運的是,蜜蜂以擅長學習而聞名,因此科學家訓練蜜蜂將特定氣味與糖獎勵聯絡起來,它們會伸出喙來吃。在訓練蜜蜂將這兩件事聯絡起來後,即使沒有蜂蜜獎勵,蜜蜂聞到特定氣味時也會伸出喙。蜜蜂還接受了訓練,將另一種氣味與負面結果聯絡起來(它們得到的不是高濃度糖溶液,而是低濃度糖溶液或奎寧,蜜蜂覺得味道不太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蜜蜂被訓練成一種氣味導致良好獎勵,而另一種氣味導致“懲罰”(很難想象奎寧有那麼糟糕,但請暫時假裝你是一隻蜜蜂)之後,它們要麼保持不受干擾,要麼暴露於負面體驗。這種負面體驗是被放入瓶子並搖晃,就像蜜蜂被捕食者攻擊時可能發生的那樣。
然後,這些蜜蜂像以前一樣暴露於這些氣味中,但現在是在不同的混合物中,從第一種氣味、第一種和第二種氣味的等量混合物,到單獨的第二種氣味。那些被搖晃過的蜜蜂對預測負面結果的氣味的反應比未被搖晃過的蜜蜂更負面。有趣的是,與脊椎動物的研究結果不同,這種效應對於負面刺激(單獨的第二種氣味)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刺激更大。
儘管如此,似乎這些被搖晃過的蜜蜂確實比其他蜜蜂更傾向於避開“壞”氣味。這是否真的表明蜜蜂能夠像人類一樣對世界抱有“半杯水是空的”的悲觀看法尚不清楚,但這肯定留有討論的空間。
Bateson et al. 2011 受擾動的蜜蜂表現出悲觀的認知偏差。Current Biology 21, 107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