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男孩和女孩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是一個激烈辯論的話題(例如,參見這個辯論關於斯蒂芬·平克和伊麗莎白·斯佩爾克之間的性別差異)。一些研究發現,女孩比男孩更善於交際,但更喜歡只和一個人玩,而男孩更喜歡和一大群人一起玩。
然而,很難說我們在男孩和女孩的行為中看到的差異是否具有生物學基礎,因為男孩和女孩也受到不同的待遇。甚至在嬰兒出生之前,父母通常會把他們的房間漆成粉紅色或藍色,併購買性別差異化的玩具。母親更有可能低估她女嬰的爬行能力,而高估她男嬰的爬行能力(他是個男孩,當然他會更強壯,更擅長爬行?!)。對嬰兒的個性和能力的看法也因成年人被告知孩子是男性還是女性而異。考慮到人們對待男女兒童的方式存在這些差異,很難說我們看到行為是否具有生物學基礎。
然而,我們可以從我們的“表親”黑猩猩身上尋找兒童行為中生物學差異的某些線索。黑猩猩生活在 20 到 180 個個體的群體中,其中包含小組。最近一項研究觀察了八隻雌性黑猩猩幼崽和十二隻雄性黑猩猩幼崽的行為,以檢視它們彼此的行為是否不同。他們發現,年輕的雄性比年輕的雌性更善於交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的未來。
雄性幼崽比雌性幼崽與他人互動更多,即使雄性幼崽的母親不特別善於交際(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在跟隨母親並複製她們的行為)。然而,黑猩猩幼崽通常在出生後的頭五年都與母親保持親近,因此很難區分是與兒子在一起的母親的互動次數多於與女兒在一起的母親的可能性。然而,雄性幼崽似乎是主動發起互動,然後它們的母親跟隨它們,而不是相反。雄性幼崽與成年雄性的互動也多於雌性幼崽。
這些性別差異會持續黑猩猩的一生,因此它們在早期就出現很有意思。參與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認為,在幼年人類中看到的差異也可能具有生物學基礎。
當然,像這樣的單一研究無法告訴我們人類嬰兒的行為是否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未來的研究應該進一步研究為什麼在兩性之間可能存在這種差異(無論是在黑猩猩還是人類中),並瞭解人類嬰兒行為的差異在不同文化中有多麼普遍。
圖片來源
玩耍的兒童:艾斯林·裡奇
女孩和男孩的玩具:珍妮特·麥克奈特
黑猩猩照片:坦巴科·美洲虎
參考文獻
Lonsdorf, E. V., Anderson, K. E., Stanton, M. A., Shender, M., Heintz, M. R., Goodall, J., & Murray, C. M. (2014). 男孩就是男孩:野生黑猩猩幼崽社會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動物行為, 88, 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