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許多動物會相互表現出攻擊性行為。這通常發生在它們為了領地、配偶或食物等資源而爭鬥時。然而,動物決定是否變得具有攻擊性並非簡單的開關,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動物的攻擊性程度。例如,許多動物在輸給另一個個體後,攻擊性會降低,因此未來更有可能避免或輸掉戰鬥(“失敗者效應”)。另一方面,贏得戰鬥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個體可能會變得更具攻擊性、更加自信,並且未來更有可能贏得戰鬥(“勝利者效應”)。
對於果蠅來說,雄性和雌性都會相互表現出攻擊性行為。雄性為了吸引雌性的領地而相互爭鬥,而雌性則為了在好的地點產卵而相互爭鬥。但是,雌性和雄性果蠅對輸贏戰鬥的反應方式相同嗎?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貝內利和同事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將一隻雄性或雌性果蠅與一個更弱或更強的對手配對進行戰鬥。然後,他們觀察到,在連續贏或輸一次或兩次後,這些個體在與新個體戰鬥時,是否更有可能獲勝或失敗。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他們發現,連續贏得一場或兩場戰鬥的雄性和雌性都表現出“勝利者效應”:它們非常具有攻擊性(“過度攻擊性”),並且更有可能贏得下一場戰鬥。
同樣,輸掉戰鬥的雄性和雌性都表現出“失敗者效應”,變得不那麼具有攻擊性,並且更有可能輸掉下一場戰鬥。令人驚訝的是,輸了兩場戰鬥的果蠅並沒有變得更失敗,相反,它們變得過度攻擊性。
雄性和雌性在對輸贏戰鬥的反應方面實際上非常相似。兩性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雌性傾向於比雄性戰鬥更長時間。
作者提出了一個關於他們在害蟲管理中發現的相當有趣的應用程式。控制果蠅的一種有效方法是引入不育雄性。這些雄性然後與無法成功繁殖的雌性交配。然而,這種技術的一個限制是,由於不育雄性在消毒、運輸和釋放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它們通常不如普通雄性那樣善於競爭。如果這些果蠅在其籠中保持較高的密度,這將增加每隻雄性參與的競爭次數。無論他持續獲勝還是持續失敗,都可能會產生過度攻擊性行為,從而可能使他在現實世界中更有可能贏得與非不育雄性的戰鬥。
圖片來源
具有攻擊性的貓:Steve Hardy
手上的地中海實蠅Ceratitis capitata和單獨的地中海實蠅Ceratitis capitata:Eran Finkle
兩隻雄性地中海實蠅Ceratitis capitata為爭奪杏葉而戰:Giovanni Benelli
參考文獻
Benelli et al. (2015) 果蠅中戰鬥誘導過度攻擊性的性別差異。動物行為,104:16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