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沒有什麼比發表煽動性的言論更能引起爭議,更不用說銷售書籍了,在本例中,煽動性言論是指一個種族在智力上優於另一個種族。沃森博士,我們猜對了嗎?沒錯。世界著名遺傳學家詹姆斯·沃森(79歲)因在幫助破解DNA密碼方面發揮了作用而榮獲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在告訴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時,因其言論受到廣泛批評,他說自己“對非洲的前景感到天生悲觀”,因為“我們所有的社會政策都是基於他們的智力與我們相同這一事實——而所有測試都表明並非如此。”據該報報道,他還接著說,“必須與黑人僱員打交道的人發現……所有人平等是不真實的。”《獨立報》今天報道說,沃森目前正在英國巡迴宣傳他的最新著作《避免與無聊的人相處:科學生活中的教訓》,該書將於下週出版,其中他顯然也提出了類似的說法。“沒有確鑿的理由可以預料到,在進化過程中地理上分離的人民的智力能力應該會發展得完全相同,”倫敦報紙引用了即將出版的這本書中的內容。“我們希望將平等的理效能力視為人類的某種普遍遺產,但這不足以使其成真。”這些評論和隨之而來的強烈抗議讓人想起大約十年前1994年出版的《鐘形曲線》引發的爆炸性辯論,理查德·赫恩斯坦和政治科學家查爾斯·默裡在書中暗示智商是遺傳的,並且有些種族天生就更聰明。這種說法和沃森的說法一樣,被科學界一致譴責為“科學種族主義”。(另一個諾貝爾獎的例子:1956年物理學獎獲得者威廉·肖克利,他因共同發明電晶體而分享了該獎項。他被認為是矽谷的奠基人,後來將他的天賦應用於其他領域,即發展各種優生學理論。其中包括智力較低的人口的高生育率正在降低人類的質量,並且這種情況在黑人中更為嚴重。他甚至建議,智商低於100的人應該獲得報酬以進行自願絕育。)沃森因其在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在劍橋大學的研究以及作為發現 DNA 結構團隊的一員而受到認可。但這位著名的科學家在長島的冷泉港實驗室擔任主任 50 年,對爭議並不陌生。在 1990 年的一篇報道中,《科學》雜誌寫道:“對於科學界的許多人來說,沃森長期以來一直像個野人,他的同事們往往在他偏離劇本時屏住呼吸。”據《獨立報》報道,1997 年,沃森曾告訴一家報紙,如果測試可以確定一個未出生的孩子是同性戀,那麼婦女應該有權墮胎。他還據報道主張基因篩查和工程改造可以作為“愚蠢”(但願如此)的潛在療法,並且曾經被引述說:“人們說,如果我們讓所有女孩都漂亮,那將是可怕的。我認為這會很棒。”開放大學生物科學教授兼科學社會責任學會的創始成員斯蒂芬·羅斯在談到這位科學家最近的評論時告訴《獨立報》:“這是沃森最令人震驚的時刻。如果他了解該主題的文獻,他就會知道自己在科學方面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更不用說在社會和政治方面了。”更新(2007 年 10 月 18 日):在爭議發生後,美國科學家聯合會 (FAS) 今天發表了一份措辭嚴厲的宣告,譴責沃森的評論:“在科學界感受到政治力量威脅其信譽的時候,現代科學的偶像之一竟對該行業如此不敬,這是可悲的,”FAS 主席亨利·凱利在宣告中說道。科學事業的基礎是透過證據來促進和證明新的想法,無論這些想法多麼具有爭議,但沃森博士選擇利用他獨特的地位來宣揚個人偏見,這些偏見是種族主義的、惡毒的,並且沒有科學依據。“雖然我們尊重沃森博士過去對科學做出的非凡貢獻,但他的評論表明他已經迷失了方向。他在最糟糕的方式上讓我們失望了,”凱利說。“這是一個可悲和令人厭惡的方式來結束一個非凡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