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美國持續出版時間最長的雜誌(創刊於1845年)工作的一大好處就是翻閱檔案。 我們的環境記者大衛·比耶羅本週早些時候翻閱一些裝訂好的卷冊時,發現了一個來自我們1947年2月刊的珍品。
這篇文章沒有署名,但儘管已經過了60多年,卻非常及時。它直接擊中了當今兩個日益嚴重的危機——能源和經濟——透過建議用鈾取代銀和黃金的貨幣標準。
鈾。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沒錯。在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不到兩年後,有人認為用放射性物質支援貨幣是個好主意。 因此,金庫將裝滿鈾,而不是黃金。或者,今天,也許內華達州擬議的核廢料儲存設施尤卡山可以兼作貨幣標準倉庫。(值得注意的是:“未來超安全鈾倉庫”位於田納西州的橡樹嶺,距離肯塔基州的諾克斯堡僅幾百英里。)
論點不言自明
有人提議用鈾作為一種國際貨幣標準,以取代傳統上設定世界價值標準的銀和黃金,鈾之所以能勝任這一職位,是因為原子裂變可以將至少一部分鈾質量直接轉化為能量。能量,即做功的能力,被認為是比貴金屬所擁有的任何價值都更合理的經濟價值基礎。 鈾金屬的幾個特性,特別是其硬度和易氧化性,使其不適合用於實際的硬幣。然而,關於國際控制裂變材料以控制原子彈的各種提議,可能很容易用於發行由中央控制的鈾金屬支援的國際貨幣。 在這種方案下,原子能可以作為一種合理貨幣的基礎,其價值將與可用的能量掛鉤,而可用的能量又取決於生產,這是現代衡量財富的真正標準。雖然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在口袋裡叮噹作響地搖晃鈾幣,但我們仍然可以使用紙幣或更具適應性的金屬硬幣,這些硬幣以鈾為後盾,就像我們現在的銀憑證以銀條為後盾一樣。
該死,我們真的很期待聽到鈾幣叮噹作響。想象一下,透過機場安檢時忘記把那些東西從口袋裡拿出來。
照片來自馬歇爾·阿斯特透過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