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疑似隕石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堅韌不拔的機遇號探測器,在其任務的第五年仍然在紅色星球上行駛,最近偶然發現了一塊可能位於火星表面的大型隕石。

這塊0.6米長的岩石,被稱為布洛克島[詳情如下],雖然不是機遇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的第一塊隕石,但因其尺寸而引人注目。“布洛克島”的長度幾乎是俗稱“隔熱罩岩石”並正式命名為“子午線平原”的隕石的兩倍,機遇號於2005年發現了該隕石。那塊隕石是在另一個星球上發現的第一塊隕石,並且仍然是隕石學會正式認可的唯一一塊。(“子午線平原”是在同名的平原上發現的;隕石學會的慣例是以附近的地理特徵為隕石命名。)

多年來,機遇號及其孿生探測器勇氣號在火星上還發現了其他幾個疑似隕石:2006年,勇氣號拍攝了兩塊疑似隕石,大小與“子午線平原”大致相當,但由於地形陡峭以及探測器拖著一個損壞的輪子,無法近距離檢查它們。機遇號在其旅程中也遇到過幾塊小得多的卵石,這些卵石也可能具有隕石起源。

研究火星上的隕石可能會更清晰地瞭解小行星帶——一些人推測,撞擊火星的小行星可能在根本上有所不同,無論是在軌道特徵還是成分上,都與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不同。風化的跡象,或缺乏風化的跡象,可以為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態水提供線索。

機遇號正在使用其機載的阿爾法粒子X射線光譜儀來檢查它的新發現,以評估岩石的化學成分並進一步揭示其起源。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