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今天預測,大西洋的颶風季(6月至11月)將比2008年較為溫和,2008年的颶風季有16個風暴強度足以被命名。但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其宣告中謹慎地指出,“與近年來相比,全球天氣模式給2009年颶風季展望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該機構表示,今年大西洋有70%的機率出現9到14個命名風暴,其中多達7個可能發展成為颶風,颶風的風速超過每小時74英里(121公里)。其中多達三個可能達到“大型颶風”級別,這意味著它們的風速超過每小時111英里(179公里)。(平均而言,大西洋颶風季有11個命名風暴,其中包括6個颶風,其中2個成為大型颶風。)颶風起源於“熱帶系統”,一旦它們達到持續風速至少每小時39英里(63公里)。當一個天氣模式被命名為“熱帶系統”時,也會被賦予一個名字。今年第一個風暴的名字將是安娜。
私人天氣預報機構AccuWeather.com在三月份預測今年大西洋將有13個命名風暴。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中央太平洋颶風中心和該機構的氣候預測中心的資料,太平洋沿岸有80%的機率出現接近或低於正常的颶風季。有70%的機率出現13到18個命名風暴,其中包括多達10個颶風,其中不超過5個將成為大型颶風。去年,太平洋地區出現了16個命名風暴,其中7個達到了颶風級別。平均而言,東太平洋颶風季(5月15日至11月30日)產生多達16個命名風暴,其中9個成為颶風,多達5個變成大型颶風。
有關颶風的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深入報告。
2008年的費伊、古斯塔夫和漢娜颶風影像 © 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