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曾是食人族?也許不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芝加哥—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克羅埃西亞北部克拉皮納遺址出土的尼安德特人遺骸顯示出食人行為的證據。骨骼的碎片性質,以及許多碎片上的切割痕跡,被認為是我們的近親曾互相殘食的跡象。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些劃痕似乎是近期手工造成的。

德國漢堡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約爾格·奧爾施特昨天在此舉行的古人類學學會年會上報告說,他研究的克拉皮納化石中的切割痕跡是隨機分佈的,不一定出現在允許去肉的位置(例如肌肉附著在骨骼上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這些劃痕各不相同——有些淺,有些深。

“我一直在想這不合理,”奧爾施特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

當他仔細檢視骨骼的照片時,食人行為之外的另一種解釋在他腦海中閃現。具體來說,他看到一張骨骼碎片的照片,上面潦草地寫著字母 F,代表股骨(大腿骨)。結果證明這塊骨頭被錯誤地標記了——它實際上是脛骨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腿骨——但吸引奧爾施特眼球的是,切割痕跡打斷了字母 F。他得出結論,這些劃痕很可能是研究人員在骨骼被標記後,可能在 20 世紀初,無意中用鋒利的儀器測量骨骼時造成的。

在奧爾施特認為確實具有古老切割痕跡的克拉皮納標本中,有一個著名的部分頭骨,被稱為 C 頭骨。這些出現在前額中心的劃痕,被礦物質覆蓋,而礦物質只能在很久以前積累。這些痕跡意味著什麼?“人們很容易說這與葬禮習俗有關,”他說,儘管不可能知道這些習俗的確切性質。

至於克拉皮納尼安德特人的許多骨骼被敲成碎片這一事實,調查人員長期以來將其歸因於原始人類提取營養豐富的骨髓,奧爾施特認為,飢餓的食肉動物應對大部分破壞負責。他還認為,隨著岩石掩體的屋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崩塌,掉落的岩石砸碎了骨骼。

如果奧爾施特是對的,那麼可以說,我們近親中食人行為最著名的例子就不能再被認為是這樣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尼安德特人從未吃過同類。來自其他遺址的尼安德特人遺骸表明他們曾互相殘食。但奧爾施特說,鑑於他在克拉皮納的觀察,其中一些化石也應該重新檢查。

尼安德特人複製品的圖片由JacobEnos透過 Flickr 提供

Kate Wong is an award-winning science writer and senio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focused on evolution, ecology,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paleontology and animal behavior. She is fascinated by human origins, which she has covere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Recently she has become obsessed with birds. Her reporting has taken her to caves in France and Croatia that Neandertals once called home, to the shores of Kenya's Lake Turkana in search of the oldest stone tools in the world, to Madagascar on an expedition to unearth ancient mammals and dinosaurs, to the icy waters of Antarctica, where humpback whales feast on krill, and on a "Big Day" race around the state of Connecticut to find as many bird species as possible in 24 hours. Kate is co-author, with Donald Johanson, of Lucy's Legacy: The Quest for Human Origins. She holds a 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zo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llow Wong on X (formerly Twitter) @katewong

More by Kate W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