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如果你上個週末來到這裡的麻省理工學院能源會議,期待聽到清潔能源將如何席捲全球,那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週五晚上,展覽大廳裡擺滿了太陽能、小型風能和纖維素生物燃料專案,夾在更好的電池、燃料電池、核能和藻類之間。議程也排滿了關於生物能源、風力發電、能源儲存和智慧電網的會議。
但是,對於一個以“加速全球能源變革”為主題的會議來說,有一個一貫的主題:今天的電力主要來源——化石燃料,特別是煤炭——在政策沒有重大轉變的情況下,不會為可再生能源讓路。
當天開始時,人們對美國和世界可以透過快速建立可再生能源供應來取得的進展充滿熱情,以擊退氣候變化,擺脫對石油的依賴,甚至透過創造大量綠色就業崗位來結束經濟危機。創新公司的創始人表示,他們擁有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水力發電供應商業化,以及提高效率和智慧電網的訣竅和技術。(我們對會議進行了即時 Twitter 直播,因此您可以在這裡找到帶有我們關注者額外輸入的實況報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儘管他們做好了準備,並且對奧巴馬總統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包括對可再生能源的資助)感到興奮,但初創公司表示,他們陷入了困境,因為他們無法超越小型開發進入大規模經濟。由於低油價和糟糕的經濟狀況,市場需求已基本消失。需要一些其他的驅動力。正如瑞典公用事業公司 Vattenfall 的執行長 Lars Josefsson 所說,該公司現在是歐洲第五大電力生產商:變革“不是金錢或技術問題。它需要重新設計社會。”
在重新設計發生之前,看來我們將依賴一些非常老式的能源。在會議室之間臨時隔斷的另一邊,為公用事業公司建造發電廠的 Bechtel 新技術總裁 Ian Copeland 表示,基本負荷電力的未來是:“煤炭和天然氣,以及一些核能。”當天晚些時候,全球燃料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的高階主管 Atul Arya 和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 Entergy 的 J. Wayne Leonard 也說了同樣的話。
到了晚上,資訊更加明確。“化石燃料並不短缺,”Arya 在最後一次會議上說。“問題是需求,而不是供應。”Leonard 說,“市場已經選擇了獲勝的技術:煤炭。”
從聽取各位發言人的發言中得出的結論顯而易見:只有開明的政府政策——而不是自由市場——才能將我們帶入可再生能源的未來。化石燃料公司沒有支付其產品生產的全部成本——他們沒有支付以排放形式存在的處置成本,這給可再生技術帶來了不公平的優勢。而從行業到個人,消費者也必須改變他們的行為,因為價格較低的化石燃料不會迫使他們改變。幾乎每位發言人都承認,政府政策是解決大型能源公司和初創企業之間脫節的唯一途徑。
Josefsson 實際上為該政策應該是什麼提供了路線圖:他說需要採取四個措施:1. 使用煤炭,但要使用更清潔的煤炭,這需要一項為碳排放定價的政策,即國家總量管制和交易系統。2. 透過提高效率來減少需求,這需要允許公用事業公司從這些改進中獲得回報率的政策(在當前法規下是不可能的);3. 透過聯邦可再生能源標準強制增加可再生能源供應;以及 4. 國際減排協議。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步驟肯定會在短期內花費資金。Entergy 執行長 Leonard 表示,奧巴馬透過拍賣二氧化碳排放許可證做對了。但他也指出,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電力價格將大幅上漲。會議上提出的一項分析表明,在溫室氣體法的情況下,煤炭發電的價格將上漲 180% 以上。
鑑於其中許多專案將花費資金,如果您仍在尋找近期替代能源的未來,那麼最令人擔憂的評論也許是巴克萊銀行的西奧多·羅斯福四世(是的,那是泰迪·羅斯福總統的曾孫)的最後想法:既然銀行已經死了,誰來為能源轉型買單呢?
一個 CO2 儲罐被吊裝到 Vattenfall 工廠的最終位置(圖片由 Vattenfall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