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好訊息是:美國心臟協會報告稱,美國因心臟病和中風死亡的人數下降了 30%。心臟病死亡人數從 2005 年的 864,480 人降至 2006 年的 829,072 人,這是統計資料可用的最近年份。中風死亡人數從 2005 年的 143,579 人降至 2006 年的 137,265 人。
壞訊息是:心臟病仍然是美國的首要殺手,而中風是第三大常見死因,僅次於癌症,新的研究表明。兩者加起來佔所有死亡人數的 34%。
“這種下降是現代醫學最顯著的成就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蓋芬醫學院心臟病專家格雷格·C·福納羅 (Gregg C. Fonarow) 告訴《洛杉磯時報》。“但顯然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昨天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的這些改進,歸功於對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更好的治療方法,以及更有效地預防再次發作的方法,福納羅告訴《Times》。更好地控制高膽固醇和血壓等危險狀況,以及吸菸率的下降,也被認為是下降的原因,路透社指出。
在全球範圍內,癌症正在趕上心臟病。世界衛生組織 (WHO)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上週釋出的一份報告稱,今年估計將有 1240 萬人被診斷出患有癌症,760 萬人將死於癌症。報告稱,到 2030 年,全球將有約 2640 萬人患上癌症,其中 1700 萬人將因此喪生。
相比之下,世界衛生組織稱,2004 年有 1300 萬人死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該機構在上個月釋出的另一份報告中指出,到 2030 年,將有約 2350 萬人死於心臟病。上週的報告將發展中國家預期的腫瘤死亡歸咎於人口老齡化和吸菸率上升——這兩者都是癌症的風險因素。
該組織的彼得·博伊爾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據路透社報道):“這將給全球每個社會的各個層面帶來驚人的問題。” 其中包括在限制使用麻醉藥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姑息治療,包括疼痛管理。
圖片來源:iStockphoto/Max De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