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注意了,極客們!又一部科學懸疑劇即將登陸黃金時段:《邊緣》,一部關於一位(刻板印象中的)瘋狂科學家每週與他疏遠的兒子破解不同案件的新電視劇,將於明天首播。
在福克斯電視臺東部時間晚上 8 點播出的第一集中,沃爾特·畢肖普博士——用該電視臺宣傳網站低調的話語來說是“我們這一代的愛因斯坦”——將與他的後代和一群聯邦特工(至少其中一位是必不可少的金髮女郎)聯手調查一種融化血肉的病毒,這種病毒已經導致一飛機乘客喪生。《迷失》、《雙面女間諜》和即將上映的《星際迷航》電影的製片人 J. J. 艾布拉姆斯是該劇的製片人。
艾布拉姆斯對科學的迷戀是什麼?他告訴《大眾科學》,他經常在新聞中閱讀科學故事,他的祖父,一位電子商店老闆,曾向年輕的艾布拉姆斯解釋收音機和電晶體的內部工作原理,是他的靈感來源。
艾布拉姆斯告訴該雜誌:“科學是關於開放性思維和對一切皆有可能的認識。最具遠見卓識的思想家是對什麼是絕對的,什麼是可變的,最靈活的人。”
雖然《邊緣》預計會頻繁涉足超自然現象,但這只是好萊塢以詩意的許可方式,改編艾布拉姆斯告訴《大眾科學》的,在信仰和理性之間自然而然的、持久的張力。艾布拉姆斯在最近的電話會議上告訴記者,真正的科學愛好者仍然可以認真對待它。
《紐約每日新聞》引用艾布拉姆斯的話說:“我們正在談論的很多東西至少在可能性的範圍內,儘管我們正在推動它。我們現在談論的東西與其說是科幻,不如說是科學。你做夢都想不到會成為現實的東西每天都在發生。”
《邊緣》聽起來像科學嗎?《犯罪現場調查》和其他電視劇(或者就《靈異妙探》而言,喜劇)在科學方面做得如何?
(《邊緣》圖片由福克斯提供)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