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埃博拉的驚險擦肩而過——科學家被汙染的針頭扎破手指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一位德國研究人員意外接觸了可怕的埃博拉病毒,目前看來已經脫離危險:她的主管告訴ScientificAmerican.com,該病毒為期三週的潛伏期已於昨日結束。

3月12日,德國漢堡伯恩哈德·諾赫熱帶醫學研究所一位45歲的病毒學家(姓名未公開)不慎被一個裝有導致埃博拉出血熱病毒的注射器扎傷,該病毒可導致高達90%的感染者死亡。其症狀包括:發燒、身體疼痛、腹瀉、嘔吐、眼睛發紅以及內出血和外出血。

據該研究所病毒學部門負責人Stephan Günther稱,事故發生時,這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新測試方法,並用病毒注射小鼠。在向研究所報告事件後,該女子被緊急送往醫院,在那裡她被安置在隔離病房,醫生和護士身穿防護服、戴著手套和口罩對她進行了診視。

當晚,Günther和他的同事與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通了電話,他們共同決定為這位女士提供一種實驗性埃博拉疫苗,這種疫苗從未在人體上試驗過,但在猴子身上顯示出良好的效果——甚至在它們被感染後也是如此,Günther解釋說。在最初被針扎傷後的48小時內,加拿大溫尼伯國家微生物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將疫苗運往德國,並已給這位女士注射。

大約14小時後,她開始發燒。

Günther說:“在那一刻,當她發燒時,尚不清楚是由於埃博拉病毒還是疫苗引起的。” 但是現在,病毒為期三週的潛伏期已經過去,並且沒有出現其他埃博拉症狀,Günther認為發燒是由疫苗而非埃博拉病毒引起的。

他說:“我們非常有信心,這場危機已經結束了。” 他指出,這位女士昨天已出院,身心狀況穩定。但這位女士是如何躲過這場疾病仍然是個謎——Günther說,要麼她一開始就沒有被感染,要麼是疫苗起了作用。 他說,好訊息是,“[是]沒有與疫苗相關的嚴重副作用。”

這不是研究人員第一次意外被裝有致命埃博拉病毒的針頭扎傷。2004年,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位於馬里蘭州弗雷德里克)的一位科學家,因一隻踢腿的小鼠導致他手滑而紮了自己一下。幸運的是,他從未患上這種疾病。

埃博拉病毒粒子影像:公共科學圖書館 透過 維基共享資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