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今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在一次常規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中,發現了一個擁有 3 億年曆史的魚類化石大腦。直到現在,科學家們都認為大腦很少(即使有的話)會變成化石。其他軟組織化石,如肌肉和腎臟,已被發現可以追溯到 3.5 億多年前,但研究合著者、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部館長約翰·梅西表示,由於大腦很脆弱,主要由水組成,因此它不太可能以化石形式儲存下來。 但他表示:“這不僅僅是一個奇觀,現代技術揭示了一種我們以前真的不知道的化石。” 使用 X 射線同步加速器顯微斷層掃描(像 CT 一樣,使用 X 射線對物體的橫截面進行成像)的高功率掃描,使科學家能夠窺視堅如磐石的頭骨,看到 0.06 英寸 x 0.28 英寸(1.5 毫米 x 7 毫米)的大腦。
該化石來自褶齒鮫,一種古老的已滅絕魚類,是鯊魚、鰩魚和銀鮫的近親。 更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它顯示出與現代鯊魚相似的大腦。
梅西說,在化石化過程中,大腦本身被硬礦物質取代,這保留了原始器官的形狀,其餘的腔體則充滿了沉積物。 他指出,研究人員在堪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上石炭紀時期的岩石中發現了幾個化石化的顱骨,每個都像一個小“破碎的岩石碗”。 但只有一個產生了儲存完好的大腦結構。
梅西說:“大腦化石實際上可能更常見,只是我們一直沒能找到它們。”他指出,研究人員現在可能會嘗試用高科技掃描器檢查其他化石化的頭骨,看看它們是否包含礦化的大腦。 當然,這一發現也意味著古生物學家可能不得不稍微擴充套件一下自己的思路,以包含骨骼以外的東西。 “現在我們必須學習關於大腦的新知識,”梅西開玩笑說,“這是我們以前不必費心的事情。”
化石大腦影像由 A. Pradel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