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島恢復工作導致 41 只禿鷹死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去年,世界上最激進的島嶼恢復專案之一啟動,旨在毒殺阿拉斯加鼠島上所有入侵鼠類,該島位於阿留申群島西部。但這項滅絕專案可能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損失:最近對該島的調查發現了 41 只禿鷹和 186 只灰翅鷗的屍體——這讓人懷疑這些鳥類是否因食用了毒鼠而死亡。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發言人布魯斯·伍茲說:“冬天過後去島上,發現鳥類屍體並不奇怪,但數量如此之多就令人驚訝了。”去年,島上僅有四對受聯邦保護的禿鷹繁殖對,但阿留申群島的禿鷹數量為 2,500 只。

挪威鼠——地鐵和下水道的全球性害蟲——於 1780 年首次登陸阿留申人稱為 Hawadax 的島嶼。一艘滿是齧齒動物的日本帆船擱淺,老鼠湧上其岩石海岸,透過捕食地面築巢海鳥的蛋、雛鳥甚至成鳥,對海鳥種群造成了毀滅性破壞。1827 年,當船長費奧多爾·彼得羅維奇·利特克訪問該島時,他將其命名為克雷西,在俄語中意為老鼠。從那時起,老鼠就一直使鳥類數量保持在低位。

2006 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大自然保護協會和島嶼保護組織開始在阿留申群島其他地區的小範圍區域測試滅鼠策略,使用摻有稱為溴鼠靈的滅鼠血液稀釋劑的穀物塊。根據該專案的一份環境評估報告,在試驗期間,88% 的齧齒動物死在洞穴中,不會暴露於禿鷹或海鷗等食腐動物。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一些禿鷹可能會接觸到溴鼠靈殘留物,但不太可能死亡。”

2008 年 4 月 15 日,鼠島恢復專案獲得正式批准,9 月,一架直升機在 10 平方英里的島嶼上空盤旋,以網格狀模式投放毒谷。“我們的想法是讓每隻老鼠都處於危險之中,以足夠的密度撒播誘餌,使每隻老鼠都能攝入致命劑量,”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史蒂夫·麥克萊恩當時告訴《美國之路》雜誌。

毒殺後,野生動物工作者立即搜查地面,只發現了十幾具齧齒動物屍體。“如果大量老鼠被地表食腐動物吃掉,那麼應該會出現大量齧齒動物骨骼或齧齒動物皮毛,但事實並非如此,”伍茲說。如果食腐動物確實很少,那麼就是其他原因導致了禿鷹和海鷗的死亡。

無論如何,最近的悲劇是對一項強有力的恢復策略的打擊,該策略已使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與紐西蘭加利福尼亞州夏威夷的地主和動物權利活動家對立。屍體已被送往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國家野生動物健康中心的實驗室,關於死因的最終結論應在 6 月下旬公佈。至少 75% 的屍體是幼年個體。

好訊息是,調查小組報告稱,阿留申加拿大黑雁、雷鳥、遊隼和蠣鷸都在島上築巢——而且老鼠似乎已經消失了。“如果老鼠真的消失了,”伍茲說,“那麼從長遠來看,這對生態系統的好處將超過這些鳥類的損失。”

禿鷹圖片由 Alex Layzell 透過 Flickr 提供。

Brendan Borrell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based in Brooklyn, New York. He writes for Bloomberg Businessweek, Nature, Outside, 大眾科學, and many other publications, and is the co-author (with ecologist Manuel Molles) of the textbook Environment: Science, Issues, Solutions. He traveled to Brazil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Mongabay Special Reporting Initiative. Follow him on Twitter @bborrell.

More by Brendan Borrell
© .